# }: d! c- S% x$ J2 S% O加拿大境内近年来,包括中国古董花瓶及名画等仿冒艺术品充斥本地古董市场,许多较为天真的古董收藏家以及投资者,以低于市价的优惠价购入后,才发现上当受骗。大量赝品流入加国后,不但会打乱古董市场行情,甚至可能对于美术馆搜藏的展示品蒙上一层是否为真品的神秘面纱。
. A) z5 P2 a+ j8 P0 k$ Q* R
& a/ M5 ]) o+ ^! I. U2 t多伦多威肯斯拍卖和鉴定公司(A.H. Wilkens auctions and appraisals in Toronto)发言人萨芙蔓(Andrea Zeifman)表示,以多伦多古董市场为例,近年来的确有许多中国艺术赝品流入,且越趋严重,除了名家画作之外,包括瓷器、花瓶以及各类古迹文物都有被仿冒的可能性,尤其许多假冒为中国朝代的「宫廷级」古物,近期更不断出现在拍卖市场,其频率也比过去高出许多。7 Q8 M; G1 ?' u' T
" c6 O7 [* X, a' T7 {4 Q6 f+ w' G
0 C. ?/ ]. [" q, v5 p' t& y/ \
^" Z0 b4 I- |+ t$ R, O" u她续称,很多天真的古董收藏家,以「捡便宜」的心态低价购入古董艺术品,也未追究物品来源及其真实性,导致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求偿无门,「越是超乎想像的划算价格,其实越为可疑,但根本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9 t9 p- X# j$ o. l; j' o7 T$ H6 v; q* u6 ?+ w
皇家骑警(RCMP)指出,对于加国出现中国古董赝品热潮,目前尚未出现检控案例,但在 2011 年,警方确实查扣了市价高达 6700 万元的仿冒品,其中不乏古董艺术品。 ( ~% [1 |- l2 _: s" U2 T$ q( ]
5 C A/ j" Y; W. P居于北京的资深古董收藏家维尔森(Charlotte Wilson)则说:「中国经济快速起飞之后,许多新一代的富人冒出头,导致国内的古董因为他们的大量购买和收藏,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赝品也趁势相对增加。」
. r( T1 A. k) m K+ ^6 m: n, P0 G9 k* r, x. f6 w0 A) A
维尔森认为,目前市场上对于古董艺术品的辨识教育有待加强,同时担心经过世代轮替后,未来人们若还不能辨识古董的真假与否,赝品很有可能就此流入美术馆成为展览品。
& m( N& i7 F6 e7 I6 ]2 X) J ^" x5 k8 y8 A' A$ L7 e2 Y9 d
在温哥华,同样有民众因购入赝品而导致民事纠纷的例子。华裔女子L 小姐因和本地一名年近九旬老翁购买「黄胄真迹名画」,不料发现是赝品,虽然怒告法院胜诉,但是老翁坚不退款。因此 L 小姐于上月19 日,联合相同遭遇的 W 先生和李先生,至老翁温东家中抗议并递交传票,结果此方踹门彼方吐口水,场面火爆。最后在警方协调、要求对方收下传票后落幕。
, S# [, P5 `#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