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7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国新闻] (图文)加拿大“青少年的二号杀手”令人震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6:2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文)加拿大“青少年的二号杀手”令人震惊3 B' N4 q; k0 R' R/ Y
  2013-04-08 09:50:48
全国性的「精神健康周」及「儿童精神健康周」将于下月举行,目的是提醒国民关注精神健康。事实上,精神健康问题日趋年轻化,并已成为导致本国15岁至24岁青少年死亡(自杀)的第二大主因,仅次于意外身亡,成为年轻人的「第二号杀手」。根据2月份多伦多教育局首个学生精神健康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九至十二班学生常感焦虑、担心前途、无故感到疲倦。这个报告已成为大趋势的指标,有医生相信,温哥华、卡加里、爱明顿、满地可、渥太华等大城市的学生情况亦相若。
, G/ c# A- i; Y
警号令人震惊 ; s) M; U7 G+ v
负责多伦多教育局首个学生精神健康报告的研究协调员表示,大家必须正视这个令人震惊的警号,并希望调查结果有助当局定出更多适切的精神健康策略。超过七成的中学生觉得焦虑、担心前途、时常无故感到疲倦。专家认为,这些徵状可能源自不同的原因,单是年轻人沉迷上网,就引发出多不胜数的问题;东安省儿童医院的医生也认同这说法,「有时我替他们解决了睡眠问题之后,其情绪或焦虑徵状便消失了。」 ; ^! g0 N4 E" h$ g5 q
正视精神健康 5 t' w2 E6 _0 K9 n/ j3 b5 K
自尊、应对能力、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等指标,均可以反映出儿童的精神健康状况。青春期是孩子一个显着的发展过度期,在各方面都有着急促的成长,甚至好像满有能力和把握去应付当前、或是将来要面对的压力;同时,在积极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或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假如有一天,他们的学业成绩突然一落千丈、感到莫名的恐惧,睡眠或饮食习惯、朋友关系或活动兴趣等出现不寻常的改变......这些都是精神健康亮起红灯的徵兆。
0 K4 j8 R5 f" o9 U/ M* l自杀率踞高位 % i/ b; \' ?3 ?& ~  l* f
本国每年有超过120万儿童和青年被精神疾病困扰。加国精神健康协会 (Canadian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估计,在12岁至19岁的青少年当中,有10%至20%曾受着一种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影响,以致其社交、情绪或学业出现问题;约5%男性及12%女性,曾发作过一次严重的抑郁病;而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症的人数,更高达320万人。
$ L; m  ?. w3 o' S7 z! N& F+ Q精神疾病日益威胁着加国儿童,这也是引致15岁至2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二大主因,本国青年的自杀率高踞工业国第三位,每年有4,000人因精神病而自杀离世。此外,治疗青年精神疾病的费用佔加国医院保健总支出的第二位,由此可见患病者之多、需要之大。 0 \! c% F  K: X7 w2 a
问题认知不足 1 f3 |6 ~) ~, @1 Q# L1 Y* o
超过四分三接受《儿童精神健康项目》调查的受访家长以为,本国儿童和青年人患病最多的是注意力不足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其实,正确答桉依次为焦虑症、行为障碍和注意力不足症。儿童精神健康医生指出,国民对精神健康的认知明显不足;而家长、医生和老师都应具备分辨精神健康的基本知识,因为一旦发现孩子精神有异(很多问题早于儿童期或青春期出现),他们便可以立刻识别,及早送治。据悉好些孩子因为早期被确诊及医理,情况得以改善,继而回复正常生活,享受健康人生。 ' F4 b: z% {# _1 s; j- F
家庭过度沉默 $ Q$ }2 A) O; _& K$ p
去年公布的另一项家长民意调查发现:1) 不少父母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得知孩子有精神健康问题;其实不然,因为子女未必会向父母透露实情。2) 家长常会不自觉地避开一些敏感话题,超过半数的人从不跟其他人讨论孩子的精神状况。3) 家长对子女不寻常的举动,每每采取观望态度,直到孩子重复伤害自己或他人,甚或等老师要求家长正视问题时,他们才会有所行动。4) 超过80%被访家长表示,孩子精神健康出问题时,他们面对的最大难题,并非感到耻辱或受到歧视,而是不知如何取得可靠的资料和服务。
+ d, j1 h3 C  I! C提倡健康生活
* l) g7 ?) M/ F3 [. L2010年《学龄儿童健康行为》报告指出,家庭、学校、同辈、社区对儿童的精神健康,有着紧密的关系和直接的影响。要是儿童能享有正面的人际交往关系-在家里,跟父母有良好的沟通、与兄弟姊妹较少争执、一家人常在一起用膳;在学校,学术成就和校风优良、得到教师及同学支持;在朋辈间,乐于参与正常活动......自然拥有良好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健康的生活模式跟精神健康是息息相关的。
9 J' y, m# p& e7 j精神健康策略
5 S+ v$ c% B; Y/ }加国首度推动全国精神健康策略,提议把引致精神疾病的主因、预防和治疗方法等,列为国家优先处理项目,并要求在未来十年增加30亿至40亿元经费。此外,需以社区和学校为本,扩大防止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贫穷、家长有精神病、上瘾或有暴力倾向的高危一族)精神病的计划;不然,日后当这个群体的精神问题越趋严重时,肯定会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包括高昂的褔利开支及不断消耗的住屋资源。现时,本国患有行为障碍的孩子达85,000名,如果一名孩子通过早期治疗,来防止问题恶化的话,终生便可以省下$280,000。 * M0 [* h9 R1 [  o3 Z/ A* b5 [+ ^
推行全国活动
8 r1 n1 m& l0 @; D9 x; |每年5月,加国精神健康协会(Canadian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CMHA)都会举行「儿童精神健康周」,目的是提高公众对儿童精神健康的关注,更强调家庭跟青年参与这项运动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全国性的「精神健康周」,以鼓励国民学习、讨论、反映及参与有关精神健康的事宜。这些活动,都有助对抗本国青少年的「第二号杀手」。 ( 黎淑冰) 8 |& Q% m% ^- z/ X! C
为孩子缔造健康快乐的童年 : M- ?& ?  I6 T6 b, v' u
心理学或医学研究皆指出,精神健康问题跟个人的童年有莫大关系。因此,父母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拥有安全感、依附感、信任等正面精神健康元素,至为重要。
* m/ T. H0 X4 x; V青年精神健康问题多伦多约克区华人精神健康计划(York Region Chinese Mental HealthInitiative)将在今年5月份,首次举办华人青少年精神健康方面的活动。当中有专家撰写诸如厌食症、电脑和游戏上瘾、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等各类精神健康的文章;此外,还提供探讨欺凌问题的工作坊,邀当事人现身说法、分享感受,好使与会者能更深入地探讨这个课题、学习如何让孩子免受欺凌及处理的方法;同时,又希望让服务华裔精神健康的主流专业人士,可以更明白华人的需要。是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唤起众人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关注,以及认识华人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更重要的,是叫家长瞭解欺凌是不受种族、阶级、文化、地域等限制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被人欺凌,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的话,对孩子的精神健康影响深远,包括自我形象、成长、社交活动、工作等多个层面,绝对不容忽视。
9 B! g6 U" i& d童年关键家长省察心理学或医学研究皆指出,精神健康问题跟个人的童年有莫大关系,因此,为人父母者责任重大。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拥有安全感、依附感、信任等正面精神健康元素,至为重要。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家长必须给予肯定的回应,好叫他们有支持的力量度过难关。相反,如果父母的做法不当,例如,发觉孩子上学紧张不已时,不但没有找出箇中原因及解决办法,反而一味强迫他们就范,这样只会对小孩产生负面情绪,并可能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阴影。成长于北美的孩子,跟他们来自中港台的父母,在价值观和沟通方法上十分不同,若这些父母将他们的成长教育模式套用于子女身上,不一定适合。一般华人家长多期望子女修读医科、法律等热门学系,因而「催谷」(强逼)他们狂啃书本,当孩子表现不合乎理想时,便直斥其「懒惰」、「不懂为自己打算」......父母可想过,太过严苛或不符合孩子兴趣和能力的要求,可能会令子女情绪不稳,甚至引发精神健康问题,结果是得不偿失。 ) L2 j$ k/ j& z8 _
负面印象牵连甚广精神压力、抑郁症、焦虑症、难以适应移民生活等问题,都是属于精神健康覆盖的范围。一般人的注意力可能只集中在持刀砍人、跳下地铁车轨等极端例子。统计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抑郁狂躁症等患者打人的比率,跟正常人无异;然而,传媒往往把精神病人犯事的新闻肆意扩大,令公众对精神病患者有负面印象。因此,好些青少年在出来工作以后,即使因受情绪困扰而引致各种身体毛病,如胃痛、头痛、浑身不舒服等,也不敢将实情告之,避免引起他人的非议。其实,个人的精神健康问题牵连甚广。试想想,孩子若患上抑郁症,家长就得花精力和时间去认识他们的病情、寻找合适的服务,难免会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和运作,其他子女或许因被父母忽略而抱怨。要是孩子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家长或会担心经济负担重、更害怕他人异样的目光;若是子女不能上学,家长又会担心他们的学业、工作前景,甚至将来成家立室等问题。精神健康问题应及早处理,不然,日后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肯定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影响只会越来越严重。 * `* q/ c% F0 @2 i4 \# Y
身心平衡生活模式若以极端的心看待事情-如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皆有损身心健康。倘若一个人只着重工作而漠视其他一切,包括家人、朋友、宗教信仰、生活趣味......一旦工作不顺遂,甚至失业,这个「工作狂人」就很容易崩溃。所以生活要平衡,就算一方面出了问题,也可在其他方面得到补足。现今的医学研究,不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性,更主张健康生活模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足够休息),以达至身心康泰。情绪紧张每每会令肌肉收缩,肩紧、颈痛等,所以为了健康着想,应该在工作之馀,腾出时间,小休五分钟作深唿吸,肌肉自会不其然放松,人也轻快得多,这种唿吸法也适用于「恐慌发作」(panic attack)的患者。 . Y, I- R/ C+ u0 c/ x
预防胜于治疗,希望大家能为孩子缔造健康快乐的童年、注重身心健康平衡的生活,得享美满的人生。 (作者屈必颖     恆康中心心理辅导员、现任约克区华人精神健康组织主席)
; v/ Y9 L# R1 D8 X% G2 B- ?/ v) ?3 w+ k儿童焦虑症   e& q$ p& Y! [1 o4 F% A
今时今日,焦虑症十分普遍,也是最能够处理的儿童精神健康问题,越早进行治疗越好,特别是在小学这黄金阶段。实际上,大部份孩子的焦虑跟父母有关,只要家长有愿意改变的决心和行动,便是治疗儿童焦虑症的最有效良方。 * r! |) G7 W* V0 a0 Y! I2 o) d
三大焦虑主因 3 x2 i! C" [5 G% t& N6 {3 M
※生理方面:这与脑部化学物质有关,也有遗传因素。若家庭成员患有焦虑症,孩子患病的机率会较高。另一方面,儿童早期发育不良,或出生时受创伤、缺氧、脑部受创;又或有被疏忽、被虐等经历;三岁前跟父母或照顾者分离,例如被送返家乡,由祖父母照顾等,都有机会影响脑部发育,继而影响情绪发展。
0 n1 C% k& R5 S. h※个人方面:跟本身性格有关,如较易焦虑、自尊心和自我形象低、对人生悲观、为人紧张、思想负面等;被欺凌;来自父母或自己的学业压力;家庭生活忙碌;活动过多等。在资讯发达的年代,孩子很容易取得世界各地的消息:如天灾人祸、金融海啸、枪杀桉等,均会增加他们的焦虑。 ' e- ^" i4 `: M$ k
※家庭方面:家庭压力大,如父母有精神健康问题,又或家庭经历创伤,如父母仳离、生病、自杀、移民、搬家等。 2 V& U5 ?  w, X/ ~1 X2 C3 u
常见焦虑特徵
+ s9 Q0 \2 h4 W4 L9 a※广泛性焦虑:有很多担心和恐惧的理由,经常担心「万一」发生甚麽事情、「要是」(what if)常挂在口边。 ( d/ ^) a! l, R5 n( q) k
※恐惧症:对某种处境或事物过度惊恐,严重地影响生活。以恐惧蜜蜂为例,若患者以为某些路段会有蜜蜂出现,他宁愿绕道而行,甚或会发狂地乱跑,情绪失控。
' J$ A0 N8 j& |% f8 N8 Z4 p※分离焦虑:害怕与父母分开,担心父母会有危险,有时会以大吵大闹的方法令父母留在身边。
7 q7 N. ~, T! K! Z4 K: J※社交焦虑:过度害羞,害怕一些社交场合,包括学校、同学的生日会、陌生的环境等。 + x) \% B, t" u' L# Y6 E
※强迫症:有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需要做一些指定行为去舒缓,例如过度害怕细菌因而不停重複洗手。 * h8 G% T4 [, x. }; @& L( q& G
※选择性缄默症:在焦虑的处境中拒绝说话,如在学校不讲话,但在家中完全没有问题。近年移民家庭中的个桉渐多,特别是发生在家说中文、外出时说英语的孩子身上。患者说话能力正常,在家可以口若悬河,但出门后便不发一言,在学校不言不语、不唱歌,只以手语表达。本国2%学童患有此症。
% y* r' ]3 a# S* n) b" L5 f3 h. v※后创伤症候群:经历严重的心理创伤如身体、情绪或性被虐后,而引发长期的心绪不安。
8 W6 e0 V, @% _两个普遍现象 7 H) S. S0 ^9 J4 a3 h8 E
在近年处理华裔孩子焦虑症的个桉中,发现两个颇为普遍的现象:
/ {# I% }; Q, w8 _/ y* ]! v' |※移民经历:举家移民,每一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一般父母以为子女年轻,适应能力较佳,对环境、语言等转变理应不难习惯;加上父母本身也有焦虑,因而忽略了子女亦有同样的问题。很多孩子尚未能察觉或用语言来表达负面的情绪,只会以哭闹、愤怒等举动来发洩,父母却视之为不听话的行为,而不去深究内裡诱因。曾碰到一些怎麽也不愿意步出家门的孩子,原来是他们感到大人的焦虑,因而想留在父母身边加以保护。 + N* ^: ~& Y2 i$ u1 p8 G3 ^0 }
※学习经历:华人家长通常很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自幼便向他们灌输「只要唸书好,其他并不重要」的观念。到子女升上中学,纵使家长或会略为放鬆,然而,父母高要求的标准早已烙印在子女心中,形成压迫感,致令孩子觉得,读书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为了父母。加上好些家长常把「牺牲一切来移民,全为子女前途着想」挂在口边,使背负着沉重期望的年轻人,焦虑大增。
  F2 d- t+ m1 Q" t& n, O把握黄金机会
2 [7 \+ V& y( @% [安省约有6%儿童和青年患有严重焦虑症,需要接受治疗。 0 Q* Q6 c9 E8 b+ i% m+ q
假如焦虑的感觉持续超过一个月,影响正常生活,就可能是患上焦虑症,必须找医生确诊。不少华裔家长对儿童(18岁以下)精神健康认识不多,也不会跟他人倾谈,以为子女长大后,问题自然会消失。通常等到学校提出要求,家长才会接触社工、医生等专业人士。其实,焦虑症是最能够处理的精神健康问题,越早进行治疗越好,特别是小学这黄金阶段;当孩子升上中学,个别的学科老师较难发现学生的情绪需要,中学生亦不大愿意见医生,困难度大增。
. \/ Y7 _7 T: N# [0 k焦虑症是儿童非常普遍的精神健康问题,可由家庭医生诊治;如有需要,家庭医生会转介孩子给精神科医生,到时家长可决定会否接受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心理辅导是十分重要的,通常由儿童心理学家、辅导员或社工负责。过程包括学习洞悉情绪、有效管理焦虑的感觉、紧张时懂得放鬆身体和呼吸、改变负面思维、注入弹性和正面思考,以能有效地面对和处理焦虑的处境(认知行为治疗法)。焦虑症成因众多,通常患者的身心早已接受焦虑状态,所以疗程需三个月以上,过程中学童可如常上课,并学习应付焦虑的方法。
' P' V: e# f! L! A! c  C家长帮助有法 3 I$ A7 c) E9 e( a6 _) H
父母必须明白,不论成人或孩子都有焦虑的经验。有焦虑症子女的家长,更需要瞭解何谓「焦虑症」,除了把这病症正常化外,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只会令孩子的焦虑上升,且要不时给予孩子恰当的安慰和保证,让他们感到被接纳。 . V9 f5 \! a/ P' S' e5 }- ]& d+ |' m
逃避问题只会令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好的方法是面对它。曾处理过一个有分离焦虑症孩子的个桉-女孩在家必定会紧紧跟着妈妈,也要妈妈陪睡......这位妈妈首先帮助女儿明白,她在不同情况的情绪反应,并将情绪量化(以1-10计算),例如见不到妈妈是10、黑暗环境是8等,然后逐一去克服。当时的考验是,几个月后女儿将要参加学校露营。事前,妈妈逐步挑战她:不再陪睡、让她到好友家中过夜。入营时,叫女儿带着妈妈的照片,允许她每日致电家人一次。没想到女儿在营中玩个不亦乐乎,压根儿忘了打电话给妈妈;出营回家倒头便睡,醒过来后才晓得妈妈不在身边。经此一役,女儿自觉非常坚强,自信心飊升,分离的恐惧被克服,结果焦虑消失。 9 X1 b; g1 X$ X2 [6 i4 i
父母以身作则
4 {. ~3 e% U% G3 j8 i0 k孩子的焦虑必定跟父母有关,所以家长只要有愿意改变的决心和行动,便是治疗儿童焦虑症的最有效良方。
, [/ [8 N- B1 {7 k0 d5 k4 i: C6 I※身教的重要性:虽然小孩不擅于以言语表达或处理问题,但绝对懂得察言观色。如果家长没有先解决个人的焦虑问题,很容易就会将之传给子女。故此,为自己、为子女,家长不妨放鬆点,不要过份执着。
1 q$ v* n( D% t/ ?9 D9 m※避免过份照顾:太保护孩子,等同夺去他们独立的能力,令他们凡事倚靠父母,不敢也不懂如何处理压力,焦虑越发增多。 2 f1 T& y  S: ]5 e+ I& _
※建立坚固关係:正面的家庭关係,加上安全、有规律的生活是必须的;父母需要无条件地爱孩子,但对其行为品格仍须有所要求;切忌把子女跟他人比较,製造紧张情绪。 . Y  U) P3 G6 X) y4 Q
※孩子实践自信:能干、反应太快、过早下定论或命令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引致焦虑。当看见孩子能自己处理压力、表现从容时,父母应多加称讚,建立其自信心。 7 u0 A+ ~) r1 H
请记着:焦虑症是最能够处理的儿童精神健康问题,切勿讳疾忌医。(1 j/ G2 u, }8 P- n'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9-21 14:54 , Processed in 0.0550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