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攻陷海外华人社区 改变了用电话的历史
! l- [* i6 g) e p! Y- E* C6 V | / `$ V' B2 R9 _: ^: S, V
| |
中国目前最火爆的即时聊天软件微信(Wechat),正逐步攻陷大温华裔社区。凭藉它的语音、组群聊天功能,以及可同世界各地用户免费通话特点,有本地侨领,开始透过微信,展开推广中加文化交流活动;也有学生用微信取代长途电话计划;另有政客拟透过上述平台分享从政体验。
+ O$ y: Y2 S9 X2 z! W: ~2 U6 F
: y) @' P8 b& `* [* K: Q 组成群组方便联系 加拿大中国文化促进会会长李琦利用微信群聊功能,助他推广中加文化交流活动。传统语音、短讯等通信方式是一对一的。而微信的群组聊天功能让用户,把联络人组成群组,然后实现点对面的通讯。
+ K4 R# d& `1 f8 s& F' A 李琦现有数百个微信联络人,其中还特别设定「中国文化节群」等5个群组。组织活动时,发个信息即可,大家也能在群中发表意见。
/ ?1 `3 _4 O& }* [, T, j3 K' v 一些临时安排的文化交流活动,他就将参与者临时组群,活动结束后撤销群组。比如,今年一个美术作品展,中国及温哥华各有两人参与筹备。李琦把4人临时组群,分别通过语音、文字留言等方式交换意见。
. c) T$ x5 k& C0 L 加中两地的人也不必考虑时差,均在起床后关注对方留下的讯息,再给予反馈即可。李琦说,这种打破地域、时差的交流方式,特别适合于分处东西半球合作者组织安排活动。 " m+ {' p) T: F* F+ g2 x
|1 i$ U) z9 @6 t, p5 A2 B# [# J/ q2 ?
% A/ [$ w# Z/ C+ `9 m0 |$ F 交流从政理念和心得 9 ]& g5 P2 w$ ^- [/ P
此外,联邦自由党华裔资深党员袁薇,也利用微信平台与公众拉近关系,分享从政理念和社区服务经验。她表示,目前团队已有一个微信账户,主要是用于组织年轻义工团队,筹备和参与社区服务工作。 9 L+ L K3 c% Z( T1 H8 I- C4 j) r
袁薇正考虑明年联邦大选在新划分的史蒂夫斯顿-列治文东(Steveston-Richmond East)选区代表联邦自由党出战。若赢得党内提名她将与团队开启一个微信公众号,与市民交流从政理念和心得。
2 C7 J6 A3 D9 M) g; N& w/ \$ K6 E8 { 微信既受年轻人追捧,也得到长者支持,它的语音对讲机功能,让不善打字长者省却诸多烦恼。上月刚学会使用微信的温哥华老年华人协会会长朱明明说:「初试一段时间后,发现对讲机功能最实用。」
. t7 h+ W3 M: h3 x 语音通话 免却打字烦恼 " f R* s$ ~( ~& y1 C7 B( _3 y
现年73岁的朱明明打字不方便。若用手写功能打字时,又常出错,但现在只要按着语音键,就可以把想写的内容告诉对方。她笑说:「有一次和朋友语音对话,来来回回讲了20多分钟,非常有意思。如果打字这麽久,肯定会感觉疲累。」
! z7 V) n" a. [2 g: a2 g8 C 朱明明表示,微信也丰富长者生活。平时,她会使用朋友圈(Moments)功能,查看好友近况;有时朋友也会传照片分享趣事,无形中增加朋友间互动。
/ ?1 B, K7 D, |* @$ ~1 h. Q3 Z 微信的视频通话功能,可用于替代长途电话。这对须定时向中国家人报平安的国际学生而言,可助他们每月省去一笔国际长途电话开销。
. \+ G; y+ \+ m' W) q6 o- Q 另外,现居列治文的华裔留学生张宁,4年前自中国浙江省前来温市求学。她说,当时和中国家人联络时,都是透过电脑网络摄影机,虽然这种方式是免费的,但非常不方便,因为无法随时携带电脑,遇上紧急事情也较为麻烦。
* L5 h5 `0 ?+ Z; u- H d$ u 张宁续说,后来尝试使用长途电话卡,5元可通话500分钟,可是遇到春节期间,电话线路繁忙,时常拨不通号码。再后来就申请长途电话计划,但需支付近25元月费。 " |, L0 ]. f* j" a% ^
现在张宁已把长途电话计划取消,只使用微信的视屏通话功能。只要在有无线网路的情况下,即可免费同中国父母聊天,不仅有声音还有画面,更重要是省钱。 # H' z5 m/ G6 O4 B. h# R: C) b2 d
她并说:「微信的存在改变了海外华人使用长途电话业务的历史,让移动通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 p0 L$ N+ N8 v$ [/ p! r# |/ b5 s+ I | -
' ~. {9 ]2 m% {; ]6 _8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