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以房养老第一人”后悔:钱很难支取(高清组图) 2014-02-21 08:45:13来源网站:四川在线8 Z: {$ W/ N9 S- g( |8 F$ n
, K& B! b/ b1 I9 ^- i. t

/ Q: d4 T* i3 A, J据媒体报道,钟大爷原有一套20多平米的老房子,是过世母亲留下的单位公房。一直未婚的他没有子女,兄弟姐妹也先后去世,侄儿、侄女几乎不来往。原来的老房子里,堆满了捡来的瓶瓶罐罐,一个沙发就是睡觉的地方。当时社区为其办理了低保,一个月有300多元,社区对他主要是“邻里守望、社区帮扶”为主,逢年过节献上一点爱心。
" X* W, r; i% B9 I7 F" h. u3 O+ m, h, M0 I* s

6 N. \5 y& H3 L2 v: t2012 年,钟大爷的老房子被划入“北改”范围,他也由此获得一套“公改私”的新房,新房将在原址新建,超过60平米。2012年10月,钟大爷与所在社区(新村河边街社区)管理机构签署协议,协议规定由社区安排人员照顾钟大爷,管好他的衣食住行,帮其看病就医。钟大爷百年之后,将房产过户给社区,公证人员在现场做了公证。7 ^2 ], n5 W$ E; E; J8 n7 x& y
5 p9 R, t6 s* L/ r7 |8 A3 E {

5 a) ~8 o1 o J- l钟大爷说,签订协议后他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他实际上没有用到社区的钱,自己的钱都很难支取。社区管理者还没有把照顾钟大爷当做“以房养老”的尝试。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马波说:“他是孤老,年龄很大,很多政策也不清楚,2012年开始拆迁的时候,先是委托我们帮忙办理相关事宜,后头才说把房子交给我们,我们来给他养老。”
- k/ K9 K6 K; b
5 v, `: s+ F: K* c1 O# j: ]9 }+ E* f 8 M0 l" W0 i7 b6 i) N$ ?
社区为钟大爷做了专账,在记者看到的2013年账本上,记录有钟大爷的两笔收入,一笔是60000余元的拆迁补偿安置费,一笔是20000元的奖励,总计 80000余元。支出主要有三项,分别是15000元的搬家及添置生活用品费、10000多元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用、7000元房屋租金。余下 40000多元。
: P4 m) J5 ~$ i) ~
1 f# h' m; C& S2 B5 S- J
) o4 J, S: ]6 h& J- i无子女让钟大爷天天独守四壁,社区每月给他一千元生活费。此外,他就上街捡垃圾补贴生活。刚搬来居住这里时,社区还每周一、五上门打扫卫生,坚持没多久,就没再见人上门了。5 T' e2 I3 s& m) h8 Z. B
2 r& D' M9 G8 t: A, w& y

- u! x! U. q/ j' R6 O, ]一元钱的白饭,七、八元钱小菜算是钟大爷的午饭,吃不完就留着下顿。
3 e, n9 n8 X% s+ Z" e. X2 a3 E2 ~& n# o3 d& T7 |: z

" M- n; V) n- c1 X$ r. J% ~80岁的钟海泉居住在社区为他安顿的简陋房里,每天吃饭、遛弯、面朝屋顶。/ F7 _ w8 U5 M1 b
% |5 Z/ {3 m5 \7 Q* @
; W' W& R7 f)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