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波光棍来袭 中国30年累计多生3千万男孩
4 f$ J" Y: g6 a0 v# J1 } | | |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E, L; ], _7 ]+ G9 v6 j V" a1 S
9 o' {) c( c6 t6 S7 E
& w* m/ Y' g3 G | 普遍两孩政策尚无时间表 3 ]# V- _! F6 J1 _
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10日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普遍实施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还没有时间表。
% k4 @3 b+ N% w+ _3 P 国家卫计委最近一次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全国约有9000万育龄夫妻,有生育两个孩子的意愿和计划。但我国人口多这个基本国情目前还不会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压力还不会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这种紧张关系还不会改变,所以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H7 S7 ~4 o; U5 ^/ V
他说,下一步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要逐步稳妥地落实好“单独两孩”政策。
; P4 g, h* C& {& ]6 M! S 逾27万对单独夫妇已申请再生育 9 F% z3 u. d+ N7 _6 z; G
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目前,除西藏、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已依法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其中,浙江省于今年1月17日启动实施,是全国最早的省份,最晚实施的是河南省。据统计,截至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共有27.16万对,已批准的有24.13万对。 , L! W3 s% } I/ M: j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目前中国符合单独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一共有1100多万对,并将持续增加。 - o7 D5 U# O, `* [" A
地方有社会抚养费收支挂钩现象
" E" L: C: G1 a- ]) N/ n% G2 w 杨文庄表示,卫计委去年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协调了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审计署在2012年对全国9个省、45个县的社会抚养费方面审计报告,审计结果表明在社会抚养费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到位率还不高,再一个是个别地方有收支挂钩的现象。 % o9 F" B+ e- i7 s9 i
杨文庄指出,这些问题需要整改,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态度非常明确。社会抚养费是国家为规范生育行为设置的一个规定,是人口计划生育法规定的,国务院颁布的一个条例,有它的重要地位。社会抚养费执行以来,也对规范生育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确实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针对这些问题,去年进行了多省的督查,对存在的问题一一做了梳理,通报全国,要求在社会抚养费方面进一步依法办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防止坐收坐支,对社会抚养费出现的一些挪用、贪污的行为严格依法处理。 & \' H# h: d q- G& n4 ?
中国30多年累计 , o7 n7 }7 {# n# a6 x3 ?
多出生3000万左右男孩 & w( ^! H& p/ c& x7 a8 a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专家组组长、南开大学教授原新指出,我国持续30多年出生性别比偏高,经测算,已累计多出生2400万至3400万男孩,这样导致先天性、原发性的性别结构失衡,必然会影响到未来整个中国人口的婚配、就业方面的性别结构。 1 k. R6 ]0 Y7 L3 X7 o8 n
原新说,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应该是103至107个男孩对应100个女孩。中国1982年为107.2,2004年达到峰值为121.2。从2009 年开始,下降到120以下,但下降速度非常缓慢,5年只下降2.96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6,仍然是世界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涉及人口最多。 ) E" K% y4 S& I0 O6 B: p) p
根本原因是男孩性别偏好
; ?2 z( |8 @% k* m6 b1 W6 K 据介绍,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造成的男孩性别偏好,直接原因是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简称“两非”)。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不仅剥夺女孩的生存权、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男性婚配困难、婚姻挤压等社会问题,不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影响人口安全以及社会和谐稳定。
* Z' s; o. g$ }& h: c! J, x3 O3 K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原新说,一旦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这一代人到了青年时代,需要婚配、就业,问题会进一步显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 O* A- B4 j% w0 V6 y 为提倡“生男生女一样好”等观念,国家卫生计生委10日还发布了十条婚育新风:一是倡导婚育新风,体现时代特色。二是提倡俭朴文明的婚礼。三是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四是恪守生育伦理,负责任地养育子女。五是生男生女一样好。六是提倡婚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七是提倡住院分娩和母乳喂养。八是知情选择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九是掌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十是弘扬家庭美德,塑造良好家风。 3 a9 t* ]2 U4 V8 Z( L0 k8 B- ?
| / t* j9 @ Z/ T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