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文)中国“老板”派和尚来加拿大抢钱' k8 X' A" A4 l+ w0 I( W
| | | 明报 2013-02-17 08:13:10 |
本报报道列市近日出现「僧人」打扮的男子以「高压手法」向市民「化缘」后,收到多名读者报料告之「僧人」行踪。本报记者昨日遇到两名「僧人」,向其中一人访问时,「僧人」自称来自中国浙江一间寺院,但记者问及寺院地址及电话,希望以此查证,「僧人」均未能回答,又称是由「老闆」派来的,筹款目的不清楚,双手合什后便忽忽离去。- N" X6 c# p8 @
8 l1 E% D! _" Z8 F- Q0 P$ v3 r0 k
华裔反应澹 改向西人「化缘」 9 M# p8 N* o9 x: @6 K
有店东更称,最近看到一些华裔拒绝「僧人」后,「僧人」有时会改向西人「化缘」,「开光」护身符也印上英文。
2 {& O4 v8 i5 a9 ^6 w+ w/ m4 F % d/ j, c1 a7 Y% T( ?$ j6 {- F
另外,「僧人」报称来自的地方,最少包括南海、浙江及多伦多。记者昨日遇到的两名剃光头,身穿黄袍的「僧人」,其中一人穿Nike时款波鞋,两人昨日早上至正午时分,不约而同穿梭在第三路(No. 3 Rd.)的库克路(Cook Rd.)和公园路(Park Rd.),附近华人顾客众多的商场停车场。
2 F0 k# }8 L% M' r e& a曾报称来自多伦多 - P" A3 S+ s& ]
两人在库克路一商场的Staple文具店外停车场出现,之后经过店舖前往另一商场华裔超市停车场,沿途向驾车离开的司机,或店舖门外经过的市民或顾客「化缘」,要求对方购买佛珠等物品。 0 U$ N7 S. P3 j: ?8 w2 V
称「老闆」派来加国筹钱 7 z2 O& ?; i' v8 o
记者向其中一名「僧人」提问,希望可确证其身分,以释市民的疑虑。他报称是中国浙江某寺院的僧人,被追问为何到此「化缘」时,他称是寺院「老闆」派他来加国筹钱。被问及寺院筹款的目的,以及是否将善款汇返寺院时,他没有正面回答,只表示不清楚,又称前来加国只有10多天,不谙英语,没有固地址,每日居住不同地点,支出也不少。 . Q: ^. i1 A. x) O, [
他在记者要求下展示个人「证件」,该证件印制说明是于2001年2月8日,由温州市民族事务局签发,证件内容记录他的姓名、法号、年龄和职业为「丘比」,即和尚等资料。记者问寺院的地址和联络电话时回应称,寺院没有电话,地址问来也是没有用的。
' m- I, }2 [; A& K5 B @1 y% G$ O他又说,寺院只派他来加国化缘,没有其他「僧人」同行,又表示他与另一名在列市「化缘」的「僧人」没有关系。他最后也未能向记者提供寺院的正确地址和电话。 # ^1 i" [3 \* T
他又向记者表示证件是真的,不是假的。记者即要求拍摄证件以便报道,他表示没有这个必要,之后双手合什便忽忽离去。
; Z2 i3 f# `) C% z 电话无人听 寺院资料难核实 , J+ t: I. E, r
「波鞋僧人」报称来自中国浙江一间寺院,但未能提供寺院电话及地址。 . Y6 R+ I/ o+ f3 o
本报在网上发现中国浙江省有一家同名寺院,并根据国内某佛教网站所编写的寺院电话黄页,找到这家寺院的电话号码,希望找到寺院求证。
" o) W5 L2 i8 N* w! N但拨打第一次接听的女子表示打错。其后三次根据同一号码拨打,均没有人接听或电话不通,未能查证进一步资料。 / }9 Y1 X, P/ `' x2 x j, v
市民撞见「烟」「肉」和尚
4 r4 u2 h6 q3 X0 [/ c0 Y/ B有读者昨日致电本报,称看到近日列市出现「僧人」到店舖「化缘」的新闻后,回想起经常见到其中一名「僧人」,该「僧人」几乎每日都会在列市一间大型超市附近的商场出现,向市民「化缘」。
% I# n! b3 J# e* U' m7 W7 [不过,该读者对此位「僧人」的身分有所怀疑,因为曾见过他躲在一角吸烟及吃肉,对此感到很可疑。 4 `" H/ C. T" x
「化缘」范围扩至本那比护身符印英文 僧向西人售佛珠 + L: P# ?& @: z5 _% m
【明报专讯】本报报道有身穿「僧人」衣服的男子在街上以「高压手法」向市民「化缘」后,有更多读者向本报讲述被要求「化缘」的情况,包括有人在本那比亦曾遇到「化缘僧人」。有店东更称,最近看到一些华裔拒绝「僧人」后,「僧人」有时会改向西人「化缘」,「开光」护身符也印上英文。 ! w4 _7 ?; H- u$ c
另外,「僧人」报称来自的地方,最少包括南海、浙江及多伦多。有「僧人」称只是单独前来,与其他「僧人」并不是同行;也有人在一日内遇到两名「僧人」,对方称是师兄弟,故究竟坊间有多少「僧人」在「化缘」,实难以确定。
/ X- o% g# X# e9 y其中一名读者何先生表示,在两三周前,在本那比一个华人商场,遇到一名自称来自多伦多的「僧人」向他「化缘」,因何先生是佛教徒,故没有推却,收了佛珠便付了廿元,但「僧人」希望他留下姓名,并且给他看册子,有其他市民捐了200或300元,问他「可否多捐一点?」
; S2 k* A" ?/ B3 R! f何先生认为佛教要求捐钱,很少要求「捐多一点」,而且细看下见到「僧人」穿的是波鞋,并不是罗汉鞋,更感可疑,故拒绝再捐钱便离去。
$ t' i V% f$ N C3 }" }店东顾客困扰无奈
* `0 r# l7 t* `* y9 f: A4 t有列市店东称,两名「僧人」每天早上到下午,像上班般不停向市民,甚至进入店舖「化缘」讨钱。部分店东、顾客和市民对此均感到困扰,但也没有办法。 & l1 w& H+ y$ N S
他又说,部分华裔市民不太愿意购买佛珠,「僧人」近期发现华裔反应不佳后,似乎已转移目标向西人兜售佛珠。 ' \2 _& {) p# P5 ]" d) x( N
记者昨日便见到「僧人」向西人「化缘」,介绍「开光」护身符,护身符背面更印有英文,写上「Work Smoothly」、「Lifetime Peace」。
; ?1 b" t) }! W. T4 S! E讨价还价卖佛珠
" x3 G3 d( e( ]6 x7 ]& a记者也目睹一名驾车准备离开商场的华裔女子,被一名「僧人」要求她支付20元,购买一串较长佛珠。她认为价钱太贵拒绝后,「僧人」又取出一串较短的佛珠,要求她支付10元,又说她这样做是做好心的。
: d+ L- R( S# y J她与母亲商量后,以好心为本为母亲购入该串较短佛珠。她之后获悉有「僧人」经常向市民以佛珠等物品「化缘」后,表示日后遇上同类事故,会小心提防。
+ S' z2 Z! e& M! T, 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