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总会长期霸占属于全体华人的社团大楼和华人大楼!
7 J/ o1 Q9 |, u1 H8 G. C# s$ U& H! A1 j% t/ ~0 g `3 f3 Y
0 s; e) ^; B+ ?/ a7 K; a) w0 S曾经败光过中华文化宫的华总会,继续霸占市政府免费给全体华人的社团大楼与华人大楼!# H$ d% E4 |6 A+ q. \: T* p+ y
: r& [% z0 L- r- t
强烈建议蒙特利尔华总会改为败光会!: N% M) h8 M4 B( p
败光文化宫侨领管理的社团大楼被银行追债要败光
( E! H1 E6 a( Z5 t, n$ g8 f. L$ y. L F
国内结石宝宝 奶粉责任人 复出 主管药品与疫苗。( t! J" q) `( k( i) m- ~
- f( q1 F) U: e% _
& i3 ~& q7 V# u V$ v
而在加拿大的华人社区,6年就败光中华文化宫600万三级政府拨款+75万华人捐款的侨领,不仅继续大红大紫,而且继续霸占华人社团大楼,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及其亲属的私人住宅!
0 {0 y- }# h9 E3 O' q* U: H ~. W& H/ A" s
他们号召捐款时的口号是华阜是我家,原来华阜是他家!
6 i Y# [+ m) Z; q文化宫在的时候,就是他们的私人财产,对外出租,开设麻将馆,按摩所,甚至地下赌场,中饱私囊,现在文化宫没有了,他们竟然公然组建城管大队,在唐人街沿街收取保护费!
/ q! Q) [& U/ c7 \1 ?, Q5 I, B( S" u2 U) {* j+ k |4 L0 k3 D" p
! O7 S$ S& d) j+ i8 M- l9 [
政府无偿给的华人社团大楼为何常年大门紧闭?) Q) C; j$ s. q1 ?& I. k/ K
- p. d6 a# N3 W$ Z$ o g, b
j2 A' l% A- x. x
加拿大政府给全体华人的 唐人街 社区大楼为何成了华总会的私人财产,6 t4 K: i6 L+ c" V. q: |
( t" M, k8 i! @4 N2 @6 M9 \" Z1 t+ v- H3 V, @7 Z8 Z. O7 k3 b$ `2 z
既然同为华总会管理的中华文化宫关闭了,那就把这个社团大楼拿出来供广大华人娱乐。休闲5 S* A+ J4 P" j, @
6 O: x7 F& v( p1 f8 K
7 _+ i% ]% v3 N8 r1 [( k) x0 q让唐人街的社团大楼名符其实
2 G& @+ `1 M/ w4 E. M0 p0 d
( p) u/ _/ [" O6 H' [& R( k$ o. R2 M2 A: s: P2 O
, m' U; G. T# t5 T& f3 y
/ U+ n* X, |% s0 t既然名字叫华总会,其会长就要由全体华人选举产生, o3 @! w4 P S( x% ^( D* |
1 E. Y% Q# l& N% {" S' V* `$ c% z
而不是做袁世凯!) K$ J) `- K- m
+ @5 T4 F1 ^/ S: n
' H+ _3 ]1 x' c. C
让社团大楼及华总会名副其实!# f/ ^7 S7 G& E7 G- N1 H
& X& g. ?+ W$ Y( B* k& I* O
5 e6 l, A) v6 R: z; W8 _华社真无事吗? 敬家驹 最近,看似平静的本地华人社区,突然传出一条惊人大新闻,位于唐人街deLa Gauchetière Ouest街211号的华人社团大楼疑是出现财务问题,遭到贷款银行追债。这可不是什么“无聊份子想搞搞新花样,搞派系小团体,搞分裂”没事找事,而是声称自己代表全侨的华总会似乎再次遇到了麻烦,华社不仅出事了,而且还可能是出大事了。 ) a6 j$ M% [2 C) W- t6 [6 n
[gmap2=16] H5A 1J6[/gmap2]
5 O/ o$ Y% G: l1 [1 A0 {许多新移民对蒙特利尔华人社区的历史也许并不是很了解,在这里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40年前的1977年5月3日,蒙特利尔(广东话也称满地可)华人社区成立了第一个全侨性的组织,取名为“满地可华人联合中心”,也就是现在的“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简称华总会)的前身。满地可华人联合中心成立之后,代表华人社区,通过积极与政府沟通,获得了政府多方面的支持,使得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在唐人街先后拥有了三栋超过数百万元的物业,即“华人大楼”、“华人社团大楼”和“满地可中华文化宫”。其中“华人社团大楼”的用地,政府只象征性的收了一元钱,而“满地可中华文化宫”的用地,政府也只象征性的收取每年一元的租金。因此用现任华总会主席邵礼平先生的话来说:“华总会的财产归全侨所有”。 遗憾的是“满地可中华文化宫” 这栋崭新的四层大楼因管理不善,财务发生问题,欠债累累,在建成7年之后,于2014年3月31日被债主接管,随着2017年12月12日文化宫的主人变更程序最后完成,华人社区为建造文化宫所耗费的20年努力和70多万元集资也都付之东流。如今失去文化宫的痛还没有平复,“华人社团大楼”又传出发生财务问题,被银行追债,大家不免会担心:华人社团大楼会不会重蹈“满地可中华文化宫”的覆辙? 记得半年前,华总会现任主席邵礼平先生在多个场合公开宣称:“经委员们努力,不仅使社团大楼32家住上廉租新居,也还清了除银行贷款外的所有债项,从此财政收支平衡且略有盈余,这是这届委员们为华人社区做出的一大贡献”。邵主席的话音还在,怎么现在突然又传出被银行追债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事实究竟是怎样?既然“华总会的财产归全侨所有”,那么全侨对华总会的财产就有知情权,作为华人社区的一份子,希望了解真相,这个要求应该不过分吧! 记得当年“满地可中华文化宫”遭遇债务危机时,华总会曾在报章上刊登“全侨动员拯救中华文化宫SOS——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声明”的全版广告,要求“满地可中华文化宫委员会应立即向全侨公开财务危机状况”,并且说“文化宫属于全侨,大家应团结起来拯救文化宫,在这里我们强烈呼吁全侨关心文化宫、支持文化宫和监督文化宫,我们呼吁大家出钱出力,出谋划策避免文化宫破产,让它继续为全侨服务。”不知道这些话现在是不是也适用于今届华总会领导层自己? “满地可中华文化宫”的失去已经令华人社区在加拿大三级政府面前颜面扫地,如果“华人社团大楼”再有个三长两短,那么华人社区在三级政府面前更将无地自容。长期以来一些关系到整个蒙特利尔华人社区的事情,财务上总是不够透明,社区内不仅缺乏一个监督制度,而且也缺乏民主氛围,只要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就马上会被扣上“无聊份子想搞搞新花样,搞派系小团体,搞分裂”的大帽子,这种不健康的社区风气,应该引起全体华人特别是侨领们的警惕。 华人社团大楼”的财务问题,从良好的愿望出发,我们真心希望华总会主席邵礼平先生关于“社团大楼的财政收支平衡且略有盈余”的说法是真的,就算现在遇到财务问题也是临时的、暂时的。但真相究竟如何,一切需等待华总会主席邵礼平先生出来向全侨做一解释。
% u a# a0 h* [3 s3 n1 s( k8 R' D$ |: y
( v+ {, B. m; a/ ^- S7 G2 r&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