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连续三名加拿大(专题)公民在中国被拘捕之后,笼罩在加拿大在华社区上空的气氛更加凝重。不少加拿大籍商界人士已经在准备“万不得已”情况下离开中国的应急计划,但也有人表示不会因为三个人被捕就改变自己的生活。
8 Z- w; B- u l! n! F" o1 S2 D- O, V2 w5 ^1 E4 X
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 (德国之声中文网)尽管在华加拿大人社区大多早已习惯了某种程度上的恐惧和不确定性,但是在连续三名加拿大公民在中国被捕之后,很多被外派至中国工作的加拿大人也开始越来越紧张。 12月20日,中国当局确认了克莱弗(Sarah D. McIver)被捕是因为在华“非法就业”。尽管加拿大政府认为,这一起加拿大公民被拘事件仅仅是一桩寻常的签证事务案例,和近期两次涉及国家安全的逮捕并不相同,但是在华加拿大人士的担忧仍然进一步增加,很多人担心是否自己也有可能因为这样的法律技术细节问题而陷入牢狱之灾。
& E) Q/ A+ Y+ G
4 O/ Y$ U! G9 |8 }
( W( U) _; K8 G* S2 x5 K9 u! T. K8 `1 `
“我认为,这里的加拿大人大多数都生活在某种恐惧中,他们害怕会失去自己在这里的一切,害怕会被逮捕,害怕会遭到报复”,总部设在上海的国际软件开发者网络社团CoderBunker的创始人伍思力(Ricky Ng-Adam)讲述道,一些加拿大同胞开始对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进行自我审查,试图保持低调。 . j* r* j" L0 O& f8 i6 a7 F4 B
8 f1 N4 ]7 _+ P' o. W( ?% [, J
2017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问北京 上周,加拿大前外交官、国际危机组织(ICG)的高级顾问康明凯(Michael Kovrig)以及同朝鲜(专题)关系密切的加拿大商人迈克尔·思巴夫(Michael Spavor)均因为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而遭到拘留。尽管官方并未承认这先后三起加拿大人被拘事件与之前华为(专题)高管孟晚舟在温哥华被捕之间有任何必然联系,但是舆论普遍怀疑这一切都与中美贸易战以及华为所牵涉的种种争议脱不开干系。 观察人士认为,加拿大目前看起来越来越像是充当了中美贸易战中的“附带牺牲品”。一位要求保持匿名的加拿大女商人对法新社表示:“加拿大真的是夹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成了替罪羊。”和很多其他的加拿大人一样,她也以回国过圣诞为机会暂离中国,躲避是非。“至少我可以留在北美,从一个安全距离来观察事态的发展。”
& o( t5 c w, m: K6 x: x
K( p2 j0 B# j 孟晚舟的案子还没有完 而其他没有离开中国的加拿大人,也有一些人匿名透露,自己正在制定应急计划,以备在形势恶化“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这里。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斯蒂芬斯(Hugh Stephens)表示,现在是由中国方面来决定,要在多大程度上让紧张形势继续升级。他说:“无论中国人做什么,他们都不会影响加拿大的司法系统,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附带损失,对(两国双边)关系造成长期的影响。” 不过,与此同时仍然有一些人认为没有必要过度反应,将近期发生的事件称作“中国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并不会对此感到担忧,也肯定不会因为几个人被拘捕就改变我的日常生活”,加拿大籍金融分析师乐天虎(Scott Laprise)对法新社表示,“也许我潜意识里总会觉得有什么事情会发生,但这正是在中国生活的一部分。”
# A+ }- b& z8 I/ H)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