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2代烦恼自己身份 中国街头故意大声英语
* |% G1 J3 {! f/ f% t, M8 t& D | | 2015-04-05 18:23:08 星岛 |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3月29日报道,美籍华人作家徐桓(音)在他的新书《瓷贼:在中央王国搜寻被埋藏的瓷器》中,叙述了自己在中国寻找一批被埋藏宝藏的经历。该书半是旅行见闻录、半是文化历史、半是回忆录。 ' E6 o6 C. U/ E7 M& P7 Q
8 `, G# w& ~9 o9 v' ?) |2 X 徐桓的外高祖刘凤书(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清朝时期的一名学者。他是一名艺术爱好者,收藏了大量瓷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来到他的家乡、一个位于长江边的村庄。
$ u7 n E( e+ f 大军逼近,刘凤书和一名家人在家中花园内挖了一个大洞,将瓷器埋了进去。随后,他的外高祖举家逃亡,将这批瓷器留了下来。
: l# P0 K5 B* M5 t; b# J 徐桓说:“我听说,这个洞比一个人还深,大约有一间卧室那么大。” $ b4 I K6 c7 Y2 l! }/ m, o
那是在1938年发生的事情。在他的新书中,徐桓叙述了自己在70年后寻找这批被埋藏宝藏的经历。
# t+ C; n" ]2 U5 F/ T, Y 他此前从未想到会有此行。他在成长过程中对这段家族史并不熟悉,也不感兴趣。他是一名住在犹他州、努力融入当地社会的ABC(在美国出生的华人)。 + s8 e6 E( `3 Y& t2 w9 g; K; i
以下为采访摘要: 0 N, d7 \0 X3 d. v% M
关于对外高祖的瓷器藏品感兴趣
9 ~' U5 }% p0 k' S 尽管我以前对家族史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我喜欢挖掘,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挖掘——我在我妈妈的后院里挖了很多洞,寻找恐龙骨头、箭头或者一个小孩子觉得他会发现的任何东西。我认为,这种强迫性冲动反映在一个作家、一个记者身上就是,希望挖掘故事。 + d2 X9 D/ e2 R8 g# ?3 J1 u# o! [6 ^
因此,在我为西雅图一家报纸工作期间,有一次,为了撰写一篇报道,我必须去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在那儿,我误打误撞进了他们的瓷器室,发现了一个菊花形红色金字小瓷碟,博物馆的人不知道这些金字是什么意思,所以,我给我爸爸打电话,请他帮我翻译。快要挂电话时,他说:“嗯,你知道,如果你真的对瓷器感兴趣,就应该去请教你妈妈,因为她们家有一些瓷器。” + z n$ R" s9 J
于是,我去问了我妈妈。她把我外高祖埋瓷器的故事告诉了我。她对这件事很清楚——我的外高祖是一名瓷器收藏家,他将瓷器埋了起来。但是,至于有多少瓷器,值多少钱,什么时候埋的,埋在何处,有人去找过吗,她都不知道。 7 ~. L" n2 M3 H: a$ _6 V r
她说:“你知道,清楚这件事的人是你外婆,她是在那所宅子里长大的。”后来,我外婆对我妈妈说:“他要真的想听这个故事的话,就应该到这儿来。”我照办了。 , B" [. Q) f8 b- s% `7 R
关于在中国身为一名ABC 8 [3 y9 H$ |, q
我想,我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因此,我到中国后,发现自己真的相当烦恼:因为走在街上,我无法得到其他外国人投来的心照不宣的一瞥。我发现,我会努力地、尽可能地凸显自己的美国特性。我会大声说英语,就算不需要那么大声。
% o* j/ X. _, h: r; Z. G 中国人爱问:“你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我想,在美国,我会觉得自己有几分中国特性,而在中国,我觉得自己完全是美国人。我想,年轻一代能够理解,而老一辈无法接受,因为他们希望你说,“嗯,是的,我身上留着中国人的血,我热爱中国,我真的很高兴回到祖国”,诸如此类。
0 f3 o- q6 J" E 关于他从自己在中国的数年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 e/ x) u, u; e, X# N 整段经历让我与自己相处得更和睦了。以前,我总是很嫉妒那些家谱能够追溯至遥远过去的美国人——这让他们身处一种传统之中。因此,我觉得,去了一趟中国、对自己来自何方有了更多了解,让我更深刻地知道了自己是谁。每个人的家族史都是有趣的,我认为,这些历史都是非常宝贵的,应该被铭记。 + \0 Y' h9 P7 ^# Y7 s* T0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