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_& g6 a# k6 K
2 p [7 |0 W5 n; C
, _: N; {, w, Y: g* D/ E: Q5 k- C* T8 K$ ~# ~
人民币与美元6 P0 p6 l! G* e% Z8 Z
, F/ w) c0 u/ v! X5 w" S3 @; }" y
据路透社报道,6月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两大事件--美联储是否加息、英国是否脱欧即将来袭,大洋彼岸的风暴是否会让人民币承受骤然增大的贬值压力?
( I% r- B) C0 j
' F% d8 b% T; g- L2 \- f Q+ `% S+ G E中国央行正在紧张备战,市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驾驭人民币汇率的缰绳并不会“失控”。
( @, @3 ~" P# i7 R5 i1 m) X2 [) M3 h8 u' K: u
但国际金融亦担心不确定的演化因素还未进入高潮期,6月人民币料兑美元料破6.60,有进一步贬值风险。考虑到人民币贬值风险,以及美元进一步走强趋势,可以考虑换美元避险。, O; R" l. G" I5 a8 F
& B) h2 {4 M0 \9 y/ |9 \0 A$ \5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出6.5693,市场皆惊,不仅是因其创2011年3月五年来最低水平。还因它轻松突破1月7日创出的年内前期低位6.5646。而那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最低触及6.5956,是8.11汇改之后的最低价位。2 p( w1 i8 _) ^
2 z. E& V3 _" s* z* G6 `/ B尽管中间价的低开“意味深长”,但在岸、离岸即期市场波澜不兴,并未出现太多恐慌性抛盘,空头力量也并见1月来的“大兵压境”之凌厉。1 b8 M* a7 a s
9 g1 u7 o5 Y9 s- B1 ?' q+ L香港一位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员称,“周三中间价低开,境内跌的较多,但CNH动的不多,一直在窄幅波动,两地都有盘中干预的迹象,尽管境外美元买盘上来一些,估计6月美元买盘继续向上,看即期这么稳,想必央行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维稳,这时候赌人民币贬值并非十拿九稳。”9 q6 D. Z3 j" ^$ s5 | Z8 {
( N/ B" t2 l9 F3 O美联储几位高层官员近来暗示,由于经济数据的表现令人鼓舞,美国最早可能在6月或7月升息,这提振了美元,并促使全球投资者考虑近期收紧政策的可能性。
; q5 z! W8 j2 {; ^
3 p8 m" s: p" c5 R6 M5月25日,有媒体消息称,“中国官方正试图通过官方途径确认美联储是否将在6月份加息,还是等到7月再决定,以便汇率等政策可以做出更好应对。但中国央行人士对路透表示,该报导不实,予以否认。
$ S# q% M1 z5 @ w
2 e0 A9 o+ t1 [/ g: A! Z6 l招商证券[-0.58% 资金 研报]宏观经济分析师张一平认为,近期人民币贬值幅度扩大,但外汇市场成交量仍较为稳定。目前央行正在提高人民币指数的波动性,一方面利用人民币指数减缓美元指数上涨对美元兑人民币双边汇率的冲击;另一方面以一篮子货币为中介,分化外汇市场不同参与者的贬值预期,在美国加息周期的背景下,逐步适应浮动汇率制度下的人民币汇率新常态。, ?% o6 _ ]- l! Z" g
+ x# |) G4 K" b$ g0 Z美联储在6月14-15日会议中考虑是否升息;6月23日英国将对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公投。. I- `4 ?3 d d d7 J5 j0 R& W0 r
$ y/ q! Y/ U6 v. l" p
人民币1月恐慌不会重演
& _; N& q( \- b2 I2 M0 L9 g/ Z z% S* H
4 ] I, [" u) C" S/ I A自上周四起,境内的美元流动性骤然紧张,在岸美元/人民币掉期急速下滑,并在本周二,一周和一月期掉期点子均创下逾两年新低,与离岸短期掉期震荡走势形成鲜明对比。
% Z& c* k0 x2 E1 w5 Z
7 y1 g6 d5 m- o7 b+ X多位分析人士表示,这是多重因素联合施压的结果,与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不无关系,也有境内美元流动性紧张的因素;同时也不排除大行在掉期市场“奉命结汇”的可能,以平缓未来人民币可能面临的贬值压力。/ ]) N- r. x( G# k8 V0 x
- z' X! F8 V& E' i( [1 e* b而之所以在掉期长短端都干预,或是央行的交易策略,为了使用最少的弹药达到最好的效果。
5 { `, ^: d N- A1 l6 p5 G) R' S4 h5 D7 w9 H% \" H% r, S4 M- p* Q
因为一旦6月美英两大事件发生后,人民币贬值预期将大幅增强,这会导致外贸企业推迟结汇,进而银行结售汇逆差就会扩大,这会进一步加重贬值预期,形成恶性循环。; v! U- _! v! s0 G) a% B
+ M9 h, Y' M( H4 m6 F! q, w* m- U- L尽管上述说法存在争议并未予官方证实,但在交易员和市场人士看来,近期中间价波动虽整体较大,美元重返强势预示人民币承压,但1月初恐慌难再现,且中间价波动并没有违背监管层此前提出的定价机制,因此市场情绪并未出现恐慌。4 d& b' g# V, j- I
9 `" R3 ]3 |2 ?1 ]) i
资深商业银行外汇人士韩会师亦认为,“央行如果想守6.60,压力并不大,随着年初到现在政策出台、结售汇数据好转,目前境内已经不存在投机性购汇,购汇压力很小。”. _0 q( W3 B# ?2 U |2 T* Y
" Y% R. E* z5 @- s) M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2016年,美联储从超级鹰派转向鸽派或“不鹰不鸽”,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地雷就祛除“雷管”了。“现在就看国内问题,只要国内不出现乱或政策重大失误,人民币的危险处境就不太强。”+ J6 X" i/ A5 x: \/ D3 H6 H/ a7 n, W
0 K A. v3 H! w他认为,这和1月大跌问题不同,8.11汇改,叠加股灾的重大政策失误,刺破资产价格泡沫带来经济下滑和信心崩溃,从而叠加美联储加息外部压力,很多人制造了人为恐慌,人民币汇率才出现溃坝风险压力。“但这次,没什么国际游资会认为做空人民币的机会又成熟了。”* C; t* p# E6 S6 h5 L5 \
7 G7 ~) r$ T5 n$ {中国外汇储备在经历了去年5127亿美元的净流出之后,终于在今年3月和4月实现了净流入,并增至近3.22万亿美元。1月以来,为提振人民币汇率,中国央行亦加强了市场预期管理和干预操作,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资金外流,鼓励外资流入。
2 S x& G7 D3 N1 @+ M/ w. u {; b6 K# D! V% C$ i
目前境内结售汇市场逆差规模并不大。4月银行结售汇逆差237亿美元,环比大降35%,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国央行来说,目前掌握的调控“子弹”要较去年8、9月份充裕很多。
' ?) N2 E! N# d- @, r& o
3 a6 x0 G7 P" f$ N; z' q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7 V: \- a' k0 z: y, c
F, u2 A5 J: f6 b D
工银国际研究部联席主管程实认为,6月中旬联储议息公布、6月23日英国退欧公投,如果两件事同时发生,美元会有新一波动力冲顶,“人民币对美元的压力就会瞬间放大,这会是个系统性风险。”
/ k W. V! S, u R% N+ X
/ t0 e2 p9 Y& A7 ?9 M: }他认为,市场可能系统性低估了英国退欧的真实可能,这和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不相上下,虽然人民币目前走势较平稳,维稳压力亦不是很大,且3月后市场交易有明显收缩,但不确定的演化还没进入高潮期。
/ K3 \- H3 F, v; I1 h% H; t) V0 J- v( r1 G2 f7 }$ ~6 P1 c3 `6 j
“如果连续出现两个不利事件,则人民币兑美元会面临困局。去年8.11后人民币阶段性贬值,阶梯式贬值造成即期汇率的重心在逐渐走低(贬),1月虽然有超调,但重心比现在高,6月人民币破6.6非常有可能。”程实认为。
* C- H8 u& u2 T. F1 a W0 q( P7 T2 Z' M( _/ O
周四公布的路透调查显示,过去两周新兴亚币的看空人气加重,因对美国即将升息的预期升温,且围绕中国外汇政策的不确定性再现,人民币空仓创2月初以来最高。
* [# |/ D4 Q6 i- \: E0 M4 I; i- Z) f1 z1 s a9 b/ `' E# g
韩会师则认为,从央行的角度看,目前决不能对贬值预期的卷土重来掉以轻心,由于多数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尚未完全了解新的人民币定价机制,必须高度关注人民币此轮贬值对市场预期的冲击。此外,央行需与市场保持密切沟通,尽力避免正常的市场波动被市场误读,并高度关注关键点位被突破所可能导致的民众恐慌。
6 c o/ x# f A: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