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加拿大 留学生优势或变弱 资深移民顾问称,明年加拿大留学生申请移民加拿大,或有难度。(iStock)
) n* ]% {( P# g- c3 Y3 r6 y, [8 M5 d/ |, Y& E( o' a: ~
多伦多报导)明年1月开始,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及经验类别(CEC)移民将需要通过“快速入境”(Express Entry)系统挑选。该系统最大的好处是,申请处理时间不超过半年。但是,符合条件者不一定能申请,留学生移民的优势或被削弱。 按加拿大移民部公布的政策,从2015年1月开始,联邦技术移民、技工移民、加拿大经验类别移民计划都必须通过“快速入境”系统挑选移民;省提民计划可以选择使用该系统。
/ q0 S! a3 a( [4 q/ [" f4 E
) @$ S3 Z* p7 i. H; X' S0 t7 f6 u先获移民部邀请 才能申请移民* i) A# k) V) D
( D" _% k/ h2 E7 [! g( k7 Z% X( V6 M
- R* p4 B) D7 F4 t& c$ e
x& U% W$ ?7 `
( w* w' A9 l, o
按照新系统,移民申请人首先得符合3个计划要求中的1个,才能在网上登记,成为移民申请候选人。该3个要求是:获得加拿大雇主工作邀请(job offer),获得省提名,被政府认为最有机会在经济上获得成功。其次,移民申请候选人获得移民部邀请后,才能递交移民申请。也就是说,新政策不能保证所有候选人都有机会申请移民。
- |# a- v+ v0 Z3 b% c获邀请的人,要求在60天内递交电子版申请。如果材料齐全,大部分申请在6个月以内完成审理。但是,12个月内未获邀请的人将被除名。条件合格者,可以再登记。 $ i8 M) E/ d$ E/ V, i6 x0 [3 i' H
显然,新的系统不会再带来申请积压,因为没有排队的问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招工平台”,因为申请人不但要符合相关移民计划的条件要求,还要被雇主或劳工市场选上。 ' \; D. i- ~9 E: J) P5 z% |4 R
多伦多资深移民顾问黄国为对《大纪元》说,政府按这样的标准挑选移民申请人,“从维护本土利益来说,真的没什么可反对的。” 6 u! x/ r$ U3 x0 h
雇主未获LMIA 留学生移民或受影响 . [& b" }) P( L( r
不过,黄国为称,按照新系统,留学毕业生现行通过经验类别申请移民的优势不一定能保住,具体还要看政府如果解释相关的政策。 1 b/ Z3 l/ H2 ]! C# G
移民部的文件称,雇主在“快速入境”(Express Entry)系统中选人之前,需按相关政策获得政府颁发的“劳工市场影响评估”(LMIA)(代替原来的劳工市场建议,LMO),只是不需要像聘请外劳那样付费。
9 ~ g, x" @" d. y" G# w1 ^9 N5 M# w4 t黄国为称,这规定对技术移民、技工移民,以及经验类移民中外劳背景的候选人都是顺理成章,但对留学毕业生背景的人可能有问题,因为他们不需要“劳工市场影响评估”(LMIA)就已拿到工签。 2 @0 |7 h3 W" M' g. Z9 N1 K) F
他解释说,比如申请移民的留学生,他们毕业后,马上找到合格工作,工作满一年后加入“快速入境”系统。但是,他们的雇主不一定可以获得“劳工市场影响评估”。
5 v. @$ f( K6 p. y" z1 y; e如果要求留学生移民申请人的工作,必须有“劳工市场影响评估”支持的话,他们的“工作邀请”(job offer)就不合格,因为他们的雇主没有获得“劳工市场影响评估”。但是,如果不挑选这些正在工作的留学生申请移民,看起来对他们很不公平。
+ ]9 T" w5 @, d6 P/ c$ o1 A对于上述留学生候选人是否能保证获得政府邀请,移民部媒体发言人纳多(Johanne Nadeau)不置可否,只是强调:“给‘快速入境’候选人的工作邀请,将跟从当时适用的‘劳工市场影响评估’政策”;“那些仍有有效的全职工作邀请(雇主有‘劳工市场影响评估’)的候选人,进入‘快速入境’后不需要新的‘工作邀请’,就可获得移民申请邀请,递交移民申请”。
! l. D; E" y9 }5 U1 M* u, j外劳政策在配合 8 C4 }: N: B: _0 `; R+ G
黄国为说,最近政府改革外劳政策,看起来与这移民新平台有关联。按原来的规定,留学毕业生在3年内没能积累足1年合格工作经验的话,雇主为他们申请LMO(现改为LMIA)时不需要证明招聘不到本地人,所以他们很容易获得另外2年的工签,但新的外劳政策取消了这项优惠。也就是说,能进入“快速入境”的留学生,即使仍在工作,也不一定被认为有了工作邀请。 2 d1 a2 g) V; q, u5 ~
1 r! F6 A" U( @; q+ A) n
, M' F/ u6 P3 s& R. ]& S0 t'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