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w9 c: l" k1 i: J“菲莱”号传回地球的彗星表面图
) F6 T8 s+ k. y( L- ~5 ~6 w, h据BBC报道,科学家们已经证实,Philae着陆器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表面上检测到有机分子。含碳有机分子是地球生命基础,这个发现可以为人类了解地球形成早期的化学成分提供线索。 U( I# f( e! ?$ p
另据凤凰卫视报道,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表示,彗星登陆器菲莱号,在原电池电量耗尽前,探测到含有生命元素碳的化合物。" f9 j, W7 ?- L( H* W$ _! w, D$ j
科学家称,菲莱号的探测器深入彗星表面,探寻到有碳的有机分子,目前仍不清楚这些物质,是否包含有构成蛋白质的分子。
7 k3 c. M; ~* ~+ ^+ m科学家还表示,菲莱号的传感器穿过十至二十厘米厚的灰尘之后,触碰一层像冰一样坚硬的物质,显示彗星表面并没有人们原先认为的那样柔软。目前菲莱号的电池电量已经耗尽,如果日光充足,还可以重启电池。
' a0 c A c# N2 i4 Q菲莱号上周六将彗星表面照片的数据和图像传回地球。本次任务的目的便是研究构成生命的碳基化合物是否由彗星带至地球。: P1 @' U2 G4 H+ A2 B
早前报道:欧洲探测器太空旅行10年后将首次登陆彗星
0 f% V$ b7 S; z& r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经历长达10年的太空之旅后,欧洲太空总署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12日将迎来最关键时刻,“菲莱”号登陆器会尝试降落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若取得成功,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
# w, ^# T8 S/ ]' J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控制中心于北京时间12日凌晨3时30分开始,分4次评估“菲莱”号登陆器是否适合登陆。若一切顺利,预计“菲莱”号将于下午4时35分与母船分离。0 ~: y+ \, `/ ~4 H; Z1 n8 X" }
由于与地球距离遥远,地面控制中心预计于下午5时03分收到确认分离的信息。“菲莱”号随后会以时速3.5公里的速度,耗时7小时缓缓登陆。4 b1 j, g: u" l* |5 x1 `1 X; i" j
“罗塞塔”计划于1993年展开,耗资13亿欧元。若取得成功,这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欧洲当局希望在彗星上找到有机碳分子及氨基酸等早期生命物质,协助解释地球生命之源。
- j+ r Z; F/ v! K. V, m- ?彗星目前距离地球约5亿公里,正以时速6.5万公里往太阳方向飞行。2004年升空的“罗塞塔”号,于今年8月飞抵距离彗星约100公里的轨道,发现其表面不平,难以降落,科学家几经辛苦才发现合适着陆点。+ C1 Y" t' |( v: e& K3 L" K
“菲莱”号着陆后会展开为期4个月的探测任务,分析彗星表面化学结构,观察是否可能存在有机碳分子或水等能孕育生命的物质,以印证外层空间星体撞击地球带来生命的学说。
: b5 n1 d) Y- J {, R4 K8 j; s* Y& A! n( j |
7 [# n4 P2 ~6 D,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