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求生 温州客北京上海恐慌抛售房产 成了传染“瘟疫”
. `. L& I% Z' Y6 _; G 为了缓解小型、微型企业的资金困局,国务院10月12日晚间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小型及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和税收扶持力度。随着相关政策落实,温州民企资金困局已经开始缓解。不过,资金重压之下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开始以价换量实现资金回流,在北京和上海,一些缺钱的温州炒房客已经开始低价卖房,缓解资金紧张。
' a- r+ i7 _3 g6 k6 X" g3 X5 U
, G. Z) Y) P F! |2 z; ] 实质是炒房者资金链断裂
( s! ?' i5 ~( O; R/ y c, o# ^8 t: z1 Z. J: s# u4 U
对于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此前,主流媒体报道是“由于经济环境恶化以及中央收紧信贷的影响,今年4月份开始温州的中小企业资金链就断裂,有多达90个企业老板欠下巨债而外逃,初步估计这个信贷的规模是达到了200亿元,随时引爆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区性金融危机。”
5 ~, F8 G0 B6 Z! p. N5 \4 k$ }& u6 U5 ^3 M
“跑路现象确实存在,我也曾认识几个这样的企业家,但总体而言还是个别现象,特别是房地产企业,虽然资金普遍紧张,不过,跑路的比例非常低。”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表示。
8 [5 k! S; I. t6 C" ~
% S: k3 Y( w# L, t/ E! ]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一直关注温州的经济及温州企业家的行为,对温州今天出现的现象丝毫不感觉奇怪。尹中立表示,在温州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成功的炒房故事,当然也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主业而专注“炒房”的故事,很多企业早已把所谓的主营业务当做了融资平台来经营,其主要精力集中在房地产市场,资金实力强的企业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而资金实力欠缺的从事炒房行为。而越来越多的人和公司则直接参与到与炒房有关的产业链上去,有的从事资金的掮客,有的成立担保公司,甚至银行信贷都成为炒房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因此,眼下出现的所谓“部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的实质是“炒房者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 O7 g# N' \% \; j
4 I+ h/ ?: @& O$ A, c0 N- T 温州客低价卖房* D! {# F5 E! ~/ ?/ K/ q4 w& i: X
6 Y, T2 p5 f" p# j. E+ F
中小企业资金链偏紧的困境,在温州投资客最扎堆的上海、北京楼市初现端倪。上周,上海汉宇地产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近来温州客在上海二手房市场抛盘的降价幅度,较上半年明显扩大,许多房源降幅已超10%。在北京,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陈光告诉记者,北京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温州业主抛售的房源,大多比市场价格低10%~20%。
8 k/ A1 i' k- S- ?3 x, X) [. \
不过,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发布市场监测结果称,“温州客抛盘”目前属个别案例。据该机构对旗下门店业务的统计,目前新增挂牌房产中,确实有温州投资客放盘的情况,但大多数没有明显低价抛售的现象。
1 A3 x2 U! [# |2 _7 D% }
7 u3 z' f9 t- ~( W 陈俊表示,温州人抛售房产的情况,并不具有普遍性。从数量上看,抛售只是个案,对整个北京、上海二手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不大。
# x! M# e, k' {, L- y0 |' Q; f+ l5 z2 V
$ \ C/ d/ N9 B8 d- S* d j7 ] “恐慌”高峰或已过
3 Y) R1 ?) W+ Q. A) x3 {* y7 C& P, R7 M3 [5 b
为了缓解小型、微型企业的资金困局,国务院10月12日晚间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小型及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和税收扶持力度。此外,温州市近日出台的一份《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转型发展的意见》要求各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倾斜,对中小企业不抽贷、不压贷,对已经出现危机的企业,要尽力给予资金帮扶,支持重组。" W& J% r5 s' a2 ?7 _5 C
* Y2 Q) q+ H/ U8 d
瑞银证券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昨天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市场对中国民间信贷问题的“恐慌”高峰可能已经过去,在温州市政府、中央政府、当地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温州的信贷环境有望稳定。
( J% A: V! `7 m) u/ n
, S6 {! P/ w; d 拓宽投资渠道是根本5 O$ G1 v1 V* E) o0 |# }, B; W
9 M) D# \5 g; Y, @! E# X. d
“温州有一万亿是民间资本,这一万亿里面有4800亿趴在银行里不知道怎么用。从这个数字当中就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浙江有些先富起来的企业确实有钱,但是寻找不到投资渠道。”陈俊表示。$ `. k* a: w0 n9 b- N9 ~3 ~/ Y
2 n; J2 P. l [3 P% \1 t
陈俊表示,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当中,目前高利贷这个行业是坐地生财的,至少在民间老百姓这么认为,其他都没有投资渠道了,就想到这个行业,“比如说我今年一百万投入下去,明年可能坐地生财就达到两百万或者几百万的资金,大家都蜂拥到这个行业,在这个行业当中,守信誉的人也有,肯定不守信誉的人也有,不守信誉的人一跑路跑掉了,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就崩掉了,就引起了经济问题。”陈俊一直建议政府拓宽投资渠道,不要就现在一个行业或者某两个行业,全部资金压在某个行业非出事不可,要拓宽投资渠道,有些行业是急需要钱,有些行业有大量富余的钱,好像一个水渠一样,这边被水淹了,这边的水一滴水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