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房潮轰轰烈烈 背后是诚信危机
+ O6 r" C, Y" v! v& c% T6 l7 b2 \4 R( x4 p, \/ J) E
中国楼市纷纷降价,导致很多大中城市出现一波又一波的退房潮,让官方媒体质疑究竟谁该为此负责?有业主认为,地产开发商应该为前期的虚假房价承担责任,不是消费者。有专家批评政府的监管存在漏洞,让楼盘销售环节存在严重的欺诈行为,百姓吃亏上当。
0 v; a1 A$ V, S$ {7 L2 `9 q! E. w8 G0 @$ y/ Z4 h$ l
' E% G7 V0 x/ t E* Y& { 中国新华社11月21日援引最新地产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南京、芜湖、宁波等城市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就有8个楼盘售楼处发生过维权业主因楼盘降价和开发商发生严重纠纷和冲突,而且随着更多城市房价的持续下滑,这些一线城市的退房潮会进一步蔓延。官方媒体于是质疑,谁该为此负责?
+ ~, e% S4 N/ |1 U& O3 X8 x7 g5 b' C' V: m4 ?, Z
业主抱怨,楼盘降价让他们的投资严重缩水,期房买主更对房子还没到手价格就暴跌感到不满,于是纷纷要求退房,有人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将售楼处砸个稀烂。' P! d8 e" v/ F0 [/ H
3 r, C) V' B9 J. T1 x/ @ 这位上海业主对当地媒体说,政府的限购措施是对的,但挤破的泡沫不应让消费者完全负责,这是她们要求退房的主要原因。她说:“我们认为,政府帮助开发商把他这部分的泡沫给挤出去了,那我们买得是期房,还没到手,房价已经跌成这样。我认为不应该由我们来承担开发商前期虚高的房价。”
0 W% o7 A# l' G6 f5 K* U7 L; Y
7 D. i) @0 n r3 @3 f# [ 部分地产专家却认为,房屋买卖是商业行为,价格无论升降都受销售契约的保护。除非地产存在其它问题,或者契约对价格浮动有特别的规定,否则不允许只因价格变动而违约。1 v, B5 G( ^# o% `# P6 H
K# S' n) }- O( f6 S9 H& ? N0 I: C 地产开发商当然赞同这种意见。他们同时抱怨,政府的限购政策让他们的资金周转不足,只好降价销售。中国地产信息集团上海研究总监薛建雄证实,上海地区就有不少地产开发商因资金不足而降价促销,以便年底前实现资金回笼。他说:“现在已经是六、七家开发商、十几个楼盘在打七到八折的价格,进行资金回笼。从我目前的了解看,还有更多的开发商将加入到这一轮降价潮中间,因为他们的资金也都非常紧张。”
# s2 Y3 P2 l1 W- R) ]7 _
& Y; t& Q9 _2 {7 X( I1 E4 I7 U 那么相关业主是否“有权可维”呢?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对官方媒体说,购房契约要坚持,同时也要看到购房者在议价方面先天的弱势地位,看到开发商在推高房价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认为,中国地产市场之所以会“每逢降价必遭退房”,正是由于房地产销售环节存在诸多的不规范和监管漏洞。* P; B/ l Z. f9 L+ I/ C
! |' }1 n/ B3 Q% F8 ?3 e 江苏省地产评论员言亮说,这些漏洞不仅表现在突然降价,也表现在房屋销售中的虚假承诺和欺诈宣传,受害者都是普通百姓,而政府的监管疏忽为地产开发商的欺骗行为提供了方便。他说:“这反映了一个老问题,就是有些开发商的宣传和承诺往往是很难兑现的。这种情况屡屡在地产行业出现,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维权的途径太少,业主的迷茫其实可以反映监管的空白;第二就是对开发商来说,违法成本太低。也就是说,就算有业主告他虚假宣传,不兑现承诺,哪怕证据确凿,但是根据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很难对开发商做出刻骨铭心的处罚。”
% k" T5 t: m) o. Y/ R2 s' y& {! \2 r4 ^- H3 w1 E0 o2 D2 S
有评论说,这些退房潮其实展示了背后隐藏的诸多不平等,暴露了中国地产市场长期存在的诚信危机。$ n6 v C" m+ S, h1 W
5 A, ^. B, b4 x( _- p7 s7 c' O! k
% f8 K. z' Y8 G5 J3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