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人无法享受美国价格 为什么? 1 e: B# v. P* e" a2 R
7 v9 `( E, e' M, L/ K
美加2国商品巨大差价仍令加人觉得南下一趟非常值得。(路透社,仅加拿大使用)
5 w: J$ ?$ ^* [: b( Z. X
: U) y# d( y% K5 l$ y5 G编译报导)数据显示,2011年本国每月平均共计340万人次南下美国购物,随着前不久联邦政府2013年预算宣布要对全球70个国家进口物品征收新的关税,每年预计使国内消费者多支付3.3亿零售价格,在不久将来,南下购物大军可能会有增无减。
7 n6 f& P; T$ W4 B$ d' d" N南下购物并非近年来新鲜事物,过去几十年来,加人一直有南下淘宝传统,从服装和家用品到电子和家具,无所不淘,即使在加元汇率不利、关税沉重情况下,2国商品巨大差价仍令加人觉得南下一趟非常值得。, D& U8 U/ E; Y7 F
" x* X8 a% u( j6 u, ^/ b7 }
多数加人认为,如加元和美元汇率差缩,2国商品价差会缩小,但事实却令人失望,为表达这一愤怒,加人更是大量南下,并热烈欢迎Target等美国零售连锁巨头的进驻。/ r; Y0 P9 x# {- C4 O( K6 L+ o C
( |9 k0 d3 y; C+ O. l- r2 G, _6 H加国价高 原因众多 不能全怪政府
8 G/ E6 u; D0 o* E& x7 k" a
, Q" x. A; j6 q- w( y: D. ^; ?但是,将这一切怪罪于政府也不公平。上月参议院委员会一份报告显示,2国价差是因众多原因的必然结果,如国内经济规模不如美国、运输成本高、包装更复杂、关税更繁重、各省管理要求不同、省际贸易协议不协调和消费市场更小等,再加上一些外国制造商看到加人较温和,较少抗议,为弥补上述成本损失,就有了不同国家定价之说。
% ?7 @$ B# {: V) ^1 W! G2 H r ^) v% @* G0 e# [
据《国家邮报》报导,加拿大零售协会(RCC)会长兼执行长布瑞斯波伊斯(Diane Brisebois)女士表示,许多商家认为,和国内不同省打交道,比和安省与美国麻州打交道还难,国内不同省之间条规繁多,多不协调,再加上国内地域本就广大,进一步推高不同省之间的制造和运输成本。
1 O% q; G8 ?/ c( N. u
2 _+ m; G/ W4 ?2 S- D缺乏竞争 致加国商品价高; e, n+ F/ P; U* d+ D
, h( _, {" H# _ _( ?- f
对于本国消费群体不如美国造成国内商品价格高之说,也有人不买账,如约克大学舒立可商学院(Schulich School of Business)经济学教授拉扎尔(Fred Lazar)认为,2国价差是因国内商家缺乏竞争,以The Bay百货为例,当年The Bay还仅是加国公司时,在零售各个关键环节都显得落后,到后来被美国人买走后,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才有了较大变化和改进;而美国商家之间激烈的竞争,迫使他们对降低成本和价格从而提高利润的电子商务和其他创新机制进行投资。& M/ Y% T- b6 t- E* e
/ B$ E5 h, m0 X- M; s' `7 ^
对此,加拿大制造商与出口商协会(CME)政策主管拉伏伊(Martin Lavoie)也表同感,他在最近向参议院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本国4大零售巨头占市场份额高达28%,远远高出美国的12%。
; g4 I* k" |: y
7 Z: Z& I' @, L/ r3 q5 R他说,另外,美国人工成本低,生产力高,也有助于降低成本,而且美国商家还在存货管理方面进行大量改进。# y5 e$ r- Q4 k
8 d( ^7 R# | M- O( P8 |国内商品价高另一个原因是,国内制奶业和制肉业属国家保护产业,外国进口奶制品和肉类都要征收较高关税。菲沙研究所巴瑞斯(Such barriers)表示,这些关税壁垒导致消费者是最终的输家,要提高国内市场充满活力,就得让新商家更易进入市场和现有商家竞争。
1 Y% ]6 v; t, E8 }6 ?2 ~ v7 w7 |
* ^" |3 W0 z* d. m$ V( Z* l无论是竞争壁垒也好,还是人工成本高、消费市场更小或什么原因也好,本国商定并未收获想得利润,也无法对降低成本的创新技术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运营模式进行投入,最后所有人都输了,尤其是消费者输得最惨。; ~6 f; p/ j+ V0 i9 q
, \' d% X- M8 f2 s# ?! ?7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