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非婦來加所生子女不能享免費教育福利
6 i V* w4 a7 I( S1 ]4 ?卑詩規定父母非居民須繳國際生學費 [2014.07.29] 發表 * t! B3 N5 G- t+ h
7 s$ i3 i/ a, t4 T8 x
6 S5 a& `3 h9 ]4 C: M' t' }* J9 k
- j. j1 ?3 H1 l9 s, n; E [size=1em] 本地加籍學童所享受到的免費教育福利,雙非孕婦來加所生的子女,並非順理成章可以獲得。
: Z* g b* b5 ?/ }. u! g4 I
' u. R6 s7 r8 D3 B
3 D' j n6 x- O! K* B6 A3 [$ e; v [size=1em] 卑詩省列治文教育局對學生入讀免費公校的要求。(網上截圖)
A8 j6 D( N' _- I$ j
6 A& G( m q8 I1 F
8 c. t# P4 f( t [size=1em] 學童是否免費,關鍵在父或母是否屬加拿大永久居民。 5 L7 s$ Z3 F) f5 a
: o E! O4 J3 a4 x$ ^! M8 n+ N: E5 `7 s0 h, [
. c) K0 H% Y& v, D7 _ % f( j# E$ p5 \' V/ D1 s, Q9 j! a
0 C. H) v0 z+ ^4 F8 O
7 N+ T6 R6 v' v6 ~& \
$ `; O& }& o1 f, T& B
: b: c, H' K, o: \6 ~6 z2 @; B# o
4 d# V& l! R$ m, ^! Z4 e
. }/ u6 g9 _2 t9 c! V 1 |/ `( E; z v4 \1 m- n6 a
5 n( h5 t/ {% d* F# N% u
) }, |, Z/ h8 {8 ^2 _: I
; `1 B( l! y9 W; L
2 R; }9 }/ w" `$ p
) a- D8 [& l% t; O/ ^" I/ |
) G# w+ a7 S' h9 {; u% K0 B
4 U8 L- v* ^: D
! j6 ^$ r& F5 `6 {- Z
5 o# y* D4 T9 e. }' g* K& ~# \
( ^, I, W8 [% [' e& L4 ?5 z
( K w6 z- |% @3 N
3 w0 ?9 F5 S, {. E* ~, `0 ^* m5 Z% D8 K( Q8 {# R, J* W
& R0 ~ |1 T( a% O# H8 @
【明報專訊】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近期對中國來的「雙非孕婦」加強防範,而這些「雙非」孕婦來加產子,不少人看中讓已取得加拿大國籍的子女享受免費公立教育,但根據卑詩省的《學校法》(School Act),公立教育只對已有居民身分的父母提供,不是子女有護照即能就讀。有學務委員透露,之前有校區誤讓委託親戚監管的「雙非子女」免費就讀,教育廳還曾從嚴解釋「雙非」學費政策,要求各教育局遵守,「雙非子女」除非被本地人領養,否則一律得繳交國際學生學費。
?; B/ M( l! A安省曾有非居民子女入學遇阻
" ]/ C& J# U- Z# T5 k: f7 r3 _而在安省﹐學生要申請入學﹐教育局要求家長及學生必須提供加拿大身分文件的正本﹐這些文件包括﹕護照﹑公民證﹑永久居民文件﹑工作簽證﹑學生簽證﹐或難民證明文件。曾有不是本地居民的父母﹐欲為在加國出生的子女報讀公立學校﹐但被要求提供報稅的證明﹐由於未能提供有關證明﹐其子亦未能成功入學﹐唯有返回原居地讀書。7 J- M2 b- i! l6 t
目前溫哥華本那比校區國際學生學費一年為12,850元,列治文為13,850元,如果「雙非」子女從幼稚園即在大溫就讀至高中12年級,約需支付學費16.7至18萬元左右。許多海外中介宣傳在加拿大產子的好處時指出可以省下十多萬學費,有的宣傳還指,若「雙非」子女在本地升大學,還可以適用本地人學費,讀得愈久,省得愈多。
1 g0 Q& [- G0 u3 }中介宣傳在加產子可省10多萬學費, L5 q# Z8 N5 r9 Q6 @; L
「雙非」孕婦寧可花幾萬元費用來加拿大生子,除了馬上拿護照,省下移民申請費之外,無非即是想省子女學費。不過,翻開卑詩省的《學校法》,卻沒有一條提到「有加國護照的學生即能享受免費教育」。/ m/ n, s' O2 s/ T, A$ O
省教育廳發言人瑟蘭(Scott Sutherland)答覆本報查詢指出,在2011年修訂的《學校法》,其實已對那些人可以享受卑詩省免費教育,有明確規範。他說:「免費教育是為那些有居民身分的父母而設,看的是父母有無居民身分(residency status),並不是看子女有無公民身分(citizenship)。」
+ k3 O, I8 N# D& C9 ~# c- c他解釋,適用免學費的父母,可以是永久居民、「通常居民」(ordinarily resident)即通常於本省居住的人士,這類居民包括父母當中有人持國際學生簽證、持至少一年以上有效期的工作簽證,以及每周工作至少20小時以上,如此才算符合「通常居民」身分。* p4 R2 {8 l4 e, G$ z% Y
免學費基於居民已繳教育稅
+ q: K$ n% z8 u/ s他表示,凡是家長不是永久居民或「通常居民」,他們的子女,不管是否有加拿大國籍,均必須繳交國際學生的學費。列治文教育局學務委員翁善恆指出,省民對居民提供免學費的基礎在於,居民在本地報稅、繳稅,稅款用在興辦公立教育上,所以才對居民的子女提供免費教育。他認為,如果學生的父母不是本地居民,即應該以國際學生的身分入讀,繳交國際學生的學費。! N0 T8 k9 F. h) v; A
他提到,之前有學生的父母由於本人無法在卑詩省居住並照顧子女,於是委託住在列治文的親友就近監管,並在家長欄上填寫了親友的資料,由於這些親友具有「永久居民」身分,所以這些可能是「雙非」或是回流的學生,因此得免學費。但不同校區之間,又存在標準不同的情況。! ]4 w; R% {- Y9 J
他透露,針對不同校區對「雙非」學費政策的不同調,去年省教育廳對「雙非」或回流子女的學費政策從嚴解釋,並通知教育局,不再認可無法律效力的監護權關係,必須是符合《領養法》(Adoption Act)的正式領養關係,或是符合《家庭法》的監護權關係(例如父母離婚,當中一人取得監護權)才會被認可,監護人若有居民身分,他們監護的子女才能接受免費教育。
, [2 B6 p7 K' S5 ~8 n9 m: N; I有移民顧問指出,由於法律上的「領養」牽涉複雜程序,不容易假造,而一般「雙非」父母對於讓他人「領養」以省學費,也有所顧慮,他認為甚至有父母為了省子女學費,而同意出養自己的子女。 p6 k) s$ | z! B+ }- v
- c1 Z8 w; u% e0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