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加拿大邮政将办金融业务 明年邮局化身社区银行
[打印本页]
作者:
cargo
时间:
2024-11-9 11:31
标题:
加拿大邮政将办金融业务 明年邮局化身社区银行
加拿大邮政将办金融业务 明年邮局化身社区银行
) o$ r9 W9 r f1 b
7 C* i6 h' P' Q2 F1 J& U$ Q
) r, b9 F. S ~& Z
在推出贷款计划失败两年后,加拿大邮务公司(Canada Post)再次进军金融服务领域。
' Z, F) G, K3 E" T9 h5 B1 U
5 Y( o7 t7 g" x! f" F) |
% F6 n+ Q1 e9 J
加拿大邮务公司周五(8日)证实将与Koho Financial Inc.合作提供支票和储蓄账户服务。
0 U$ Z, m" h- b+ ^. G5 h N! C3 I( C- _
$ ~5 ?3 k8 O4 W
& ]0 { t6 W4 ^) `* K+ j2 h" P
这些服务将于明年在全国推出,不过加拿大邮务公司员工将在产品测试时将可提前使用。
0 R3 K+ v2 o: k( }; N
% ~; M) O1 Y% L* j
( w3 u* N- d6 Q o3 m7 w0 O0 y
加拿大邮务公司发言人刘丽莎(Lisa Liu,译音)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希望填补银行和储蓄产品方面的空白。
' [7 @) F1 A* v" M1 w2 X8 G# O
# u' v5 i# J( a p
9 |+ c6 Z( L" _% j; Q, A
“加拿大邮务公司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满足其中一些需求。我们现有的许多金融产品有助于满足新加拿大人以及生活在农村、偏远和原住民社区的人们的需求,但我们认为还需要做更多。”
8 A2 [4 T7 n1 s
5 Z- @& c: j5 y2 B( e
2 y6 S( o: w' Z b
MyMoney产品将是一个支付和储蓄账户,客户可以在高利率、现金回馈奖励和信用建立工具等功能之间进行选择。
0 A# r- J' t$ E6 s* G
4 m9 b/ Q$ G" t7 H. {2 ~
4 Y: }: z2 J9 u4 r# _- {7 p
加拿大邮务劳工联盟(Canadian Union of Postal Workers)网站上简短发布的一份文件称,开办的金融业务将可使用预付费、可充值的万事达卡,该卡将像借记卡一样使用账户中的资金,但同时提供万事达卡的功能。
9 S, ~! ?/ h" @- L" t O% q
! a1 [" v+ N4 v5 x* x+ E" l9 c
& x, M2 N1 V& Y( t5 w8 K# L
该公司表示,将会有一系列账户级别,包括免费账户和具有更多功能的付费账户。
* }, t1 a* T# ^+ n8 v3 S
7 F) \3 @" s% C0 o9 o0 z/ w
& I6 ~" j: n' q, {7 r! y$ N1 N* H! D) Q
原计划是在加拿大邮务公司于2022年底与道明银行集团 (TD Bank Group) 推出贷款计划后制定的,但几周后因处理问题而关闭。
8 `- T d& x; d m
% ?. P6 |5 i# g3 S
9 Y' S" g8 G( M, M4 o
刘丽莎说,邮政部门此后一直在探索其他可能的金融服务产品。“我们正战略性地从贷款转向更符合我们核心服务的金融产品。”
, `! r: p& k7 v
; } F9 o8 @! ?( c$ c! |+ c; w
5 B8 J4 G% u9 e) i
新服务将由金融科技公司Koho提供。几个月前,该公司与加拿大邮务公司合作,允许客户透过邮局将现金存入他们的账户。
) [, u- j: ~# `7 G: c" f" X1 a- j
4 K9 E: i" W+ g2 T( _
# p& @# N( J8 ?0 m4 E" }
Koho也正在努力获得加拿大银行牌照以扩大其服务。
6 x; P% W& G0 q5 D8 F/ f: |
1 V2 z3 V5 H& v6 A4 b6 `
# S0 b9 S z \ J
Koho执行长Daniel Eberhard在声明中表示,他很高兴能与一家与公司有着共同价值观和未来愿景的机构合作。
* |8 Q2 H3 U% L a: e7 g$ S. C* A
$ i# I. d* |+ N8 e' H. c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www.montrealchine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