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9 x6 o% E! P) p& A8 m7 T
华西集团亮家底:总资产542亿,负债389亿
- V7 ^1 N6 n- ^: |' t' X6 `( g6 V" M( M7 r# {6 s: c* V
华西村小别墅,只要有户籍,就可以分到一套
c7 j6 o2 E7 D; @+ h
华西村,被树立为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在原华西村书记吴仁宝带领下,紧抓时代脉搏"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村民上演着农民致富的神话,每家存款过千万,成为中国最富有村庄之一。
/ C7 i& a9 [5 W' i6 ^+ t而在本月7日,秘闻在深交所网站上找到了一份债券说明书,详尽记录了华西村旗下最主要资产—华西集团的家底。截至16年一季度,华西集团控制的华西集团旗下公司达到208家,产业涉及钢铁、纺织化纤、材料、商业、其它等5大板块,总资产541.93亿元。
2 G) E* s% a5 x5 ^
在负债方面,截至16年3月,华西集团总负债389.0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78%。其中有息负债245.7亿元。
8 O6 u+ @7 |- s+ g
将近百分之七十的负债率表明,随着传统产业模式的日渐式微,曾是中国农村经济的标杆的华西村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艰难的转型不可避免。
5 P' t; s9 T$ C$ G
2 i0 _5 v8 t2 j
3 {4 U6 w+ d' C+ Z X) Y" u4 E0 M昔日"钢铁致富"如今全面亏损
" p0 H* _, `/ D; \# n: A r& W- z/ Z: c W
7 c9 l. I$ |6 a2 }! O
号称"价值3亿元"用1吨黄金打造的金牛
* h* M0 n( z5 y2 ^; o钢铁,是华西村从农业经济向工业时代转型的支撑。但就如同中国经济逐渐走过重工业时代,华西村钢铁这一支柱产业也将面临转型。
/ }9 d0 u( U7 v$ Q B0 A- G华西村钢铁企业从2008年的历史高点开始走下坡路。从毛利率数据来看,华西集团的钢铁板块毛利率从2011年的2.32%下降到2012年的-0.22%。接连几年,华西钢铁业都在困境中挣扎。
0 |( f& O8 n5 M0 D1 X江苏钢铁行业的一位资深人士称,如今华西钢铁在整个钢铁行业中既不具备规模效应,又缺乏技术引导能力,地理区位也不占优势。目前,华西集团的博丰钢铁、华西北钢、华西南钢三大钢铁企业已全面亏损。
% O% N( f7 H& m
9 Z% }, _( ?- m) B6 J" @! P
. K0 Q# }" J+ A* p
+ F, K; O+ @) I
# [9 } y% C& R# q
海运业务目前也是负债累累
, \* d$ V$ \+ v+ u- @# Z' R0 K3 y9 c% V4 d& O! E6 [6 i3 v* @
1 z+ J7 C Y0 A+ T& w" l& [ Q- S* E
华西集团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开始涉足航运业,在发债说明书中称目前旗下有11艘远洋运输散货船,2艘冷藏运输船,年运输能力超600万吨,主要运输铁矿、煤炭等物资,航线分布巴西、南非、印度、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 ?8 H" j% w' Z3 o4 R
但其披露的数据显示,负责海洋运输、海洋工程业务的宝立国际、华西海洋工程2016年一季度均巨额亏损,净利润分别亏损5949.71万元和12801.16万元。
9 p& ?( W5 q- q1 D2 F" s5 |+ y. ]
5 |% b+ b9 @4 {4 [! _! n3 J3 \8 n* B
三重世界:"天堂"并不属于所有人
& [1 Z3 | ~7 C+ }% B$ n1 T/ ]& ?" I1 V, n4 p) o3 i0 w8 I& Y
8 ~' I) I; W: o
虽然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曾强调,共同富裕一直是华西人追求的崇高理想,但是依旧有人认为,"在这里待了十年也没法把自己变成华西村的村民。"
1 f: L8 A- Z$ K# H' I+ y在已经去世的华西村前党委书记吴仁宝领导下,原华西村兼并周围村庄而建成了"大华西"十三村。其中,三、四、五、十二和十三村被划为"钱庄",六、七、八、九、十和十一村被划为"粮仓",一、二和三村被划分"天堂"。其中,钱庄担负全村经济重任;粮仓是发展旅游业和满足粮食自给自足;天堂就是为老百姓建房子。然而,"天堂"不属于所有人。
4 `/ x* z+ r* Q. m; t6 T/ u
在华西村的"天堂",本地村民住在西式独栋别墅,而别墅区后的居民楼区则是外来务工人员租住的。有人说,"除非嫁到华西村,不然没有机会成为华西村民,自然就享受不了福利。"
0 Z' L0 J3 S4 n- w
本村人和新华西村人同样差距明显。绕过工业区来到华西三村、四村和五村,渐次改变的建筑十分显眼。中心村、周边村和外来工,正是华西村的三重世界。
5 ^1 @; ~4 R0 T1 C! }- [! {待遇上,中心村村民不定时就要开会商量财务问题,而周边村村民不开会,也享受不到分红;另外,中心村村民可免费体检,还有补助计划,周边村民则是依靠医保。
8 @* d6 x' l! z3 m x1 p* T处于同一片天空下的华西村村民生活差距竟如此之大,难怪有在那儿生活了十年的人想要逃离了。
' _/ [- Y0 r8 J6 d9 u% A3 m1 y- K$ q( Z5 O1 j' C6 u
, Q$ @' v3 L5 u7 r3 M# v
真实的华西村
0 g' I$ o3 |6 _9 i; u/ T
+ ]$ z) G0 P; k7 u) W1 f" c老书记吴仁宝
" E& B3 i, ~* v9 l
首先,不得不佩服这个农村出身,又没有文化的老头,能把一届届中共领导玩弄于掌股之间,确实了不起!
2 y5 k1 M5 j4 d: \
+ S1 U4 |( G d0 V+ C# U* B
8 ^* N) P& t# k5 Z: m' [华西村的起家
0 b& j4 d$ o/ z/ u( r: T7 T- G( Q5 x4 t( {: X1 |& R( U7 S6 ]
9 Z0 D! W* J' w6 n* }! w: {' ^/ v60年代,中国社会正是文革时期,那时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正搞得如火如荼。地方政府为了迎合领会中央领导,此时就搞出了一个样板-学大寨先进样板华西村。有了样板这样的头衔便有一资本。那里的中国农村是集体主义,政府一个命令下面就得服从。生产队就是搞农业生产,绝不允许搞工业生产。但偏偏这地方有一个生产大队通过什么关系,办了一个当时叫"队办企业"的小工厂,并且赚了不少钱。此时的吴仁宝眼红了,他便通过了公社革命委员会,让这个生产大队无偿地帮他们也办工厂。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援助让这个生产大队越来越有地位,吴仁宝也越来越红,人民代表,江阴县县委书记等等光环一个接一个。应该说,那时的华西村村民真的是吃尽了苦头,因为,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吴仁宝的个人欲望。
7 o& J( l8 Z9 P7 e% p6 \
一直到了毛泽东去世,农业学大寨的旗帜倒下,四人帮被清算,吴仁宝的政治生涯也到了一个低潮期。由于没有文化,所谓的县委书记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要,上面便要调任他去苏州地委,也就是明升暗降。当然,他心里非常明白,通过深思熟虑,最终他们还是回到华西村去当他的土黄帝。说实话,这一步棋他下得确实高明,如果那时他去了苏州,那么,吴仁宝的一切将就此结束,也不可能有"天下第一村"的后续故事。
4 u0 E- b; W1 s; B8 ?/ ^( {/ d0 \
- g' ^; v. D& \& ^3 W. p0 ?1 q9 P9 V4 k. P* g2 c
上通中央
8 s2 X% e. g5 b- t
, m4 a6 q" r- F0 D2 o! [7 B* C- N P3 n8 u/ q$ J
# t% |' k/ }( e+ L% y* _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因为这个人政治上的敏感,加上政府给他造就的明星效应,他成为了全国人民代表后,便有了与中央高层领导接触的机会。很多人不知道,华西村在北京有一个南苑宾馆,这个宾馆其实质是华西村接触中央高层领导,进行拉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据点。在这里,吴仁宝靠着一个个拉来的高层关系,不断地搞到了许许多多国家分配的资源,象钢材等。他利用这些"白市价"的资源倒买倒卖地大赚了很多钱。
9 n2 J) ~- |) n1 {9 ?- U; ?
* U; f E" G* v; a& o$ p3 v& [$ g( i, v5 Y5 _. H
发展工业
$ O+ J- t- I, {3 R6 O- d7 l7 b9 }& o7 ~1 h, D* c
4 t6 R7 O% y( a! \5 A3 \4 ^& Y1 U
! V; {2 q0 m9 B靠投机倒把发了家。因此,华西村的资本越来越大。并开始不断扩张他的地盘,发展工厂和华西村旅游(因华西村的名声,全国各地来华西村参观学习的人很多)。那时,只要周边有什么人搞什么工厂,他就马上跟着上,反正他有资本。可想而知,农村搞的那些工厂都是些没有科技含量,也没有多少经济价值的低能产品。象钢铁、毛纺等,甚至连周边村搞的卷帘门也要偷技术自己搞。所以,如果你去华西村,你看不到一个高科技的企业,都是"大路货"工厂。
4 O, Z* `3 {% e
当然,吴仁宝的野心绝对不至这些,他也想过,他们在许多大专院校联络过有什么好产品,都因为他的独裁而告终。大专院校的人才都是些知识分子,既然和他们合作,而且都是技术人才,他们自然有怎样有步骤的实施,但在吴仁宝那里却行不通,必须要听他的,这怎么可能呢,你想这样能搞下去吗?所以搞了很多次,最后没有哪个愿与他合作。
6 B/ Z2 R$ K# T( E D0 {' ]到了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也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华西村开始"走出去",先后投资了俄罗斯的铜矿,结果被俄罗斯耍一招,上了俄罗斯的当,几十亿泡了汤。
$ {" z: i0 c6 r7 N
07年,由于外贸兴旺,海运业迅猛发展。吴仁宝看在眼。他马上组织村民开大会,要发展远洋业,投入大量资金买船,并信誓旦旦地告诉那村民,多少年后将赚多少钱,把前景描绘得如同一幅精彩的图画。可是他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国的外贸一落千丈,海运业连年亏损。
& b3 A& p, g) l9 l0 {1 e: H( @* t6 \$ c
到11年为至,其实,华西村除了一个旅游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亏损状态。
+ Z! D+ d; ~* Z, J( a几十亿搞出来的那个320多米高的大楼,每天管理花费也成了华西村一个非常庞大的负担。有村民说,那大楼又不在大城市,要想作为商务楼却又没人来租,吴仁宝只得用他的独裁手段,让每个村民轮流去住大楼,每天的住宿费从村民账上扣。所以,有些村民就打趣说,这样的大楼只能二个用场,一个是开妓院,第二个是开赌场。最近,大楼真的开了个休闲中心,在马路上拉了大大的横幅广告,让大家去按摩消费。
- x% F2 f6 c4 B: F. {9 f% R1 p6 S7 r, }2 Q' \& V4 ^& X" A/ @ E7 b1 O
失去自由的村民
: U6 p* }. [$ X% b
2 L: h7 o' e8 i+ w! Q) ]华西村的别墅
4 c$ Y% l$ |% W: q7 H( V
华西村村民是没有自由的,除了放屁拉屎尿尿。
- k0 z) _5 w2 e. Z- g* a M一是,每年年底分红的钱,只能20%到手,其馀作为"入股"留在账上,房子村统一分配,钱从账上扣。小车统一分配,钱从账上扣,车子房子的产权是属于村里的。甚至村民的另花钱也是发华西村代金券(只能在华西村办的商店里用,其他地方是没有用的)。
8 G, J- _2 n ]二是,华西村民只能在华西村工作,每天除了上班,还得天天晚上开会洗脑。如果谁想做点小生意,那怕开个小卖部也是不允许的,你要这样做,那就把你一脚踢出华西村。有人说,那就离开华西村吧,这样独裁的地方有什么意思?然而,别人是无法想象的,你想离开华西村也不是容易的,首先必须给你算一笔账,算下来没有哪一个不亏村里几十万,在过去,几十万那是天文数字。这笔账是如何算出来的,只有他知道。这样你还走得了吗?
. o+ M% k- T' q0 ~- v曾经有一个朱姓人,他是主管工业的,在华西村也算是元老级人物。吴仁宝不是口口声声说华西村是民主自由的吗?所以,党委书记当然也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嘛。偏偏那一年搞选举,这个朱姓人比吴仁宝多了一票。这还得了,从此朱的一家就再也没有安稳日子过了,到最后逼着他们一家子离开了华西村,到处流浪。离开华西村时给他们一家算了一笔账,当时好象是亏华西村四十多万元钱。当然,他们一家是亏了钱也可以离开华西村的。一家子离开时就背了几个包,基本上是一些换洗衣服。
$ z3 [& r1 Z' K
三是,华西村村民的子女上学是不要一分钱的,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是出国留学。啊,这样不是太好了吗?且慢,上学是不要一分钱,但有个条件,无论你读书读到什么程度,你必须回到华西村工作。如果不回华西,那么,对不起,你的全家在华西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没有好的工程分配给你,村里的所有优惠都没有你的份,自然,你的年终分配也少得可怜了。这样,全家与外地打工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就象是犯罪分子一样对待。
5 Y& Q0 N5 J5 ^' k6 A
也有这样有骨气的人家,我就接触过这样的人家,儿子上了大学就是不回来。爸爸妈妈就是"四类分子"一样。话语间那种愤懑的情绪很让人同情。
( ]% K# @. B8 t; X0 d
5 }. `/ x) I0 q. L8 n! [* v. g* o2 l1 }5 D& b6 Y
大华西的美梦
/ R' m0 U& D& m7 O
0 i$ U5 E3 Z8 @# a
华西村投资建设的文体中心
3 i- U! p# x$ d! p7 f" v6 F$ t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他不断地扩充他的地盘。用合并代替侵占二字,把许多周边归为"大华西"中,在实施这一过程时,吴仁宝信誓旦旦地告诉这些周边村民,以及广大媒体,他们带领这些周边村民共同致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再一次欺骗了广大民群和媒体。所谓的共同致富只不过是一个晃子,土地和原来在这些周边村原来的企业、在这些村开工厂而租用的土地上交的巨额租金,统统变成了华西村的资产。每年给这些村民300斤大米和300-500不等的补贴。开始为了笼络人心,经常发些小商品,如食用油,什么花生糖呀什么的,慢慢这些东西就取消了。目前,300斤大米也取消了,把500元补贴改成了800元,也就是300斤米以每斤一元补贴取代。这些村民用区区几百元的代价,把祖祖辈辈的土地拱手给了华西村。
2 T8 u: k. c$ Q7 f+ I% r" _ \华西村紧靠陆桥镇的13大队,这个村原来有很多私营企业,他们每年有数额不扉的租金上交村里。在那年村官被华西村收买后兼并给了华西,就在兼并给华西时,这些村民刚分配到了每人一笔5000元的分红。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吴仁宝强硬地把这笔分红一个个让他们吐了出来。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事。真是苍天打瞌睡了。
5 f& _4 N5 [/ n; T' `后来,有个叫查三毛的人,带领了一帮心怀不满的人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抗争,他们把通往华西村的路堵上,并持续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吴仁宝一手遮天,最终还是被他压制了下去。
9 Y" m, w6 p2 t5 o
0 m0 {5 s+ |! j5 l1 U. x! @5 ^- T: f4 i, A+ i
现实的华西村
& e/ V# h$ d; C& z+ L
# Q5 P+ J8 p6 B% q- m: l5 Z/ g
很少有人知道华西村有多少负债,几十亿?几百亿?总之,华西村的负债与他们的资产肯定是不相符的,资不抵债就是华西村当前的状况。如此局面已经到了银行也不希望华西村倒下去,政府官员也不希望它倒下去。不倒,还能象一根烂木头竖在那里,如果一旦华西村倒下去,那样的局面是银行和那些当官的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