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盘点国内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破产潮的9大行业(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montreal    时间: 2013-7-4 11:03
标题: 盘点国内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破产潮的9大行业(组图)
一些行业内企业破产的传闻不断,已经出现苗头的行业包括——造船业、钢铁业、家居卖场、航运业、信托业、PE等。身处这些行业的企业要当心了:破产潮或许就在不远处。当下,管理层大力整治经济,低速增长,刺激退出,钱荒,泡沫破裂,这些关键词都加剧了这个过程的发生。! S* n" d, S0 C! b" @6 i

. n7 T( |) g$ A* }+ `3 P- P1 c* P9 V/ s. }
据九个头条网报道,近日,一些行业内企业破产的传闻不断。去年来上演的光伏产业破产大戏已然让我们感到了经济寒流的威力。但接下来或许会有更多的行业卷入其中。
6 _( i9 x9 Q7 F
0 r8 I5 E4 P' X: s9 V: I已经出现苗头的行业包括——造船业、钢铁业、LED业、家居卖场、航运业、信托业、第三方理财、PE等。身处这些行业的企业要当心了:破产潮或许就在不远处。当下,管理层大力整治经济,低速增长,刺激退出,钱荒,泡沫破裂,这些关键词都加剧了这个过程的发生。
' o/ X0 V! J' p, K$ c6 @9 Q+ u$ v7 v5 A# k2 S' @

& Q) q. i, C9 [  g8 X/ W" h" v  $ ^7 j5 H. e4 [; m+ F
  p2 l7 J6 _+ \
1、造船企业——熔盛重工的样本:银行一旦抽贷 后果不堪设想0 S  ?$ ?, O' z( E

; @! y9 A, V+ ?$ _6 _去年营收大降50%,今年一季度亏损4900万元,全球航运业低迷令现金流及收账情况均不理想。6 m) @; @: p8 N2 x
9 V) x# p5 x& i: n
因不满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1101.HK,下称“熔盛重工”)无法及时发放工资,7月1日及2日这两天,部分熔盛重工劳务派遣人员围堵在熔盛重工南通工厂的门口,希望讨回薪水。
# o# g& k3 _6 I- [# L$ E
( }8 S! E' I3 c# e, ^( n* p2012年以来,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的影响,这家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公司正在遭遇诸多挑战:现金流短缺、银行贷款收紧、船东的付款周期拖长且弃船增加,推迟交货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关于其即将破产的传闻更是不断。
0 v5 Z9 W* u! z9 y# L
1 S0 c5 v- ]0 b) P* q9 q财报显示,2012年,熔盛重工收入同比锐减了50%,仅有79.6亿元的收入,同时亏损5.7亿元人民币。3 W# {, q' e0 G' _2 I2 _1 T" v
6 i! C6 v; n7 O7 F
与此同时,尽管去年熔盛重工交付了21艘船,比2011年的15艘还多,但是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去年仅有21.4亿元(2011年为62.6亿元)。也就是说,即便有船舶交付,熔盛重工手头也并不宽裕。
) S4 r, B# a  o0 D( n; ^: `! x, n
( r: v* Z! w) G+ r- f. r5 J. p( m) T4 E6 F+ W" D" N

9 _/ Q$ S, s8 W; a  Q: A- K事实上,熔盛重工的诸多问题,与全球航运业近来的萎靡不振密切相关。自从去年6月份开始,受各种因素影响,造船市场发生变化,部分中小船厂已经陆续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
  k3 a- n1 ^, E$ [. y$ {& L  v4 Z
业内人士指出,压垮以熔盛重工为代表的船企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是银行贷款。据悉,目前熔盛重工尚有千亿以上银行授信额度,但或因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等因素,银行方面就是不愿意提供新的贷款支持,加之航运市场低迷,船东将首付款比例压缩到10%~20%,荣盛重工资金链条异常紧张。: e( t, w3 }3 _

- }; }  s) s1 w3 @& x% v: d& k“银行只可能会锦上添花,不太可能雪中送炭”。业内人士指出,一旦银行开始抽贷,行业破产的多米诺骨牌将会倒下。
: V2 b( l9 y1 Z7 y2 Q$ Z# f1 w
9 Q6 s9 f3 X& E) X1 A; p$ I/ }4 A8 b2 D' C0 l6 A- k2 g
  # ~% b! E: }9 v% v2 t' |

/ h# _. ~) O3 n. X" V2、钢铁行业:萍特钢铁已现跑路
8 u; s; Z- E3 l, O2 W7 {8 ^7 [- k0 R7 c1 s- H8 h' c
具备年产80万吨特种钢生产能力的萍乡萍特钢铁有限公司,一度曾是萍乡市安源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而正是这家发展本来还算不错的小型钢企,日前也陷入了老板跑路的风波之中。! v! R& @1 j7 [" p

: Q) z0 n9 `6 n, Q" `! s江西省萍乡市宣传部门6月25日对外通报,该市萍特钢铁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于6月24日停产,200多名企业职工工资无着落。随后根据媒体的披露,该公司董事长董建乐和总经理董建武携款2亿元跑路,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 B( ]; K2 B: v* T

8 `( K0 O) V! {: S! E" `$ U这一消息既显得意外,似乎又顺理成章。在“钱荒”来袭的大背景下,身处行业寒冬的钢铁行业无疑雪上加霜,而小型钢厂极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z' z3 e* k! _3 n/ o7 u2 _) n7 a

( ?# Q5 u# Z% D: _萍钢的事件并非个例。就在今年5月末,唐山地区多家小型钢厂由于经营始终不见起色,外加上环保环评不通过,被迫关闭高炉,导致经营受困,资金破裂,最终倒闭。
0 \( c- M- i$ w1 R1 c  c( w& T1 w# g& R: ]
“在现在这个环境下,跑路的或许不再单单是贸易商,那些小型钢厂的老板看来也要加入这个队伍当中来。”有业内人士感叹。" g; O2 p( b$ w8 f7 s

: w9 I5 Y' U9 S) u. y0 i
7 F3 x$ D- {  S: a9 [
: t3 f5 s! _' A5 S分析师沈一冰说,“小型钢厂通常都是民营企业,因为我国没有利率市场化,考虑到风险因素,银行更愿意把钱贷给风险更低的国企,而现在随着钱荒到来,小型钢企能够从银行贷到钱则变得更加困难。”' N2 t( F* L2 {: e5 h. ]. U
7 B  y3 V: u/ i$ ]% P" K7 [
来自环保的压力也成了加剧小型钢厂资金压力的重要因素。在5月唐山小型钢企倒闭的过程中,环保方面给小型钢企带来的压力非常明显。据了解,当时唐山市政府下发通知,决定关停取缔首批199家严重污染企业及落后设备。本来一些小型钢厂的规模就不大,关停了设备几乎就使得他们无法正常开工,从而导致在经营上严重受困,影响到了本来就薄弱的资金链。4 m. n! J% ?% p/ I' i1 s) J" e
/ T3 L# i: j1 a$ k" R: r. K8 `% Y
# @3 l! r3 i% r  x7 o, @
  
* t# r8 E6 S# |( \8 Z
4 ~: w! l: p7 [; j0 S8 q3、LED行业:巨头陨落 破产洗牌将加剧
% p4 Q& h* s' _" q, ~( [3 G4 W+ X# h, y% K4 C- q" v2 n
2012年,对于中国LED照明行业来说,注定是一个危机之年。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大陆LED产业快速发展,但是受制于价格、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影响,终端市场处在疲软状态。即便是这样,依旧众多企业转投LED产业或者众多大型LED企业继续扩充产能,给市场造成更大的挤压,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
) m- j: ?9 j+ }/ t- L' i+ B1 }0 I% U( k; [3 a7 D5 s
继2011年钧多立倒闭之后,号称中国最大中外合资LED芯片专案佛山的旭瑞光电宣布停产;自称“连续两年入围行业五强”的LED显示幕企业、深圳愿景光电子有限公司也走到末路,老板跑路。随后不到一个月,宁波安迪光电也申请破产,据安迪光电员工透露公司2011年3月份就欠债2亿,大概三个月就换一次总监,电费都欠了10多万。
4 R9 w  h* a$ L& E: c2 J7 ]' F
1 s- B& ]* y& s* d0 Y+ ]# D4 U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大型LED企业频繁的倒闭证明了LED行业危机超出了行业正常洗牌的范畴。说到底,LED火了,也让LED行业自身上火了。LED产品节能环保不假,但是这不是人们投向LED事业当中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有钱赚,才是硬道理!政策补助的利诱让部分LED企业得陇望蜀,各地LED企业迅速上马,然后或搁浅,或陨落。! k- P& ~3 ^1 f
; ~1 \  c! Y  y; ^! U

, d& @- _4 A, q2 |/ M/ y
# k) ^2 J) Y7 H! _7 I( h. T: \“今年LED市场将迎来真正的爆发”,勤上光电董事长李旭亮称:“前两年LED行业‘主菜’还没,企业抢着吃‘前菜’,结果谁都吃不饱。2013年,LED‘主菜’开始上桌,但还会有一些企业饿死。”
9 m$ P" K9 u1 o0 s: ~
: P7 a. G9 ^) ^; I( ?1 |7 T. o- A在经历投资热、降价甩货潮之后,LED行业正在步入微利时代。几千家LED企业中,2012年90%LED企业都是不怎么样的。LED产业天然具有集中程度高的特点,2013年LED市场将真正的厮杀,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两到三年,中国LED下游会有60%以上的工厂会倒闭或转型。在过去几年的巨额投资之下,产业规模开始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LED企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惨烈竞争。不少行业内人士认为,行业短期或将面临寒潮,洗牌在所难免。2 |; `8 V! i9 c. E1 u1 b

# `1 ?7 w7 D2 R/ c- [; p& t+ M7 X% W7 f# H# U& V3 j
  
4 u! x/ n1 S+ X# p& e1 ?" s
( U- B5 G4 S/ H5 D. r4、家居卖场:受电商、成本上涨冲击 接受冲动的惩罚
4 E- A' ]( @" u# Q& }6 a$ N- @. V0 Y) z4 |- p; q& }
曾为国内本土最大的东方家园建材超市总部正在申请破产,美国第二大建材零售商家得宝宣布关闭其在中国的所有店面,英国百安居将中国区的门店由高峰时的60多家削减至40家左右……不断“消失”的店铺和倒闭的大型卖场告诉我们,国内家居建材领域正在遭受一次不小的冲击。
% e; i. p' v' k! m1 O
4 i5 `, y3 z; @7 R" L* g以东方家园为例,在东方家园前员工聚集的一个论坛上,一些员工还表示对每年都会出现的资金紧张、拖欠供应商货款“习以为常”了。1 O1 _2 o- n* i+ ~  e9 \
  y& Q; \# E& F
在2013年新年刚到之际,东方家园陷入了“崩盘”传言中,北京作为东方家园的大本营,5家门店全部暂停营业。一时间,索要退款的消费者、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和被辞退的员工纷纷发声,让东方家园濒临崩盘的传闻愈演愈烈。
1 k5 v# l8 z) q; G+ M
+ p9 @+ X# ]/ g/ b) ]. w! O6 g日前,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证实了过去一年市场的冷清。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2月的BHI延续了11月的颓势,各大建材家居市场已经进入市场的寒冬期。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全年累计销售额12467亿元,同比下降2.46%。
) v: [* F) t: ?8 u3 @
8 J2 a- ^  y, ]+ E# D
* e6 z; P; D3 I6 Y0 i! |" H- w% k2 Z
2012年以来,国内楼市成交量因房价被严格调控而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导致家居市场景气指数下降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投资主体盲目进行扩建,导致卖场面积过剩、闲置店铺过多,迫使其必须通过提高卖场租金来回收成本。这样一来,便出现卖场出租率下跌、难以招商等问题,最终陷入行业内部的恶性循环状态。某些经销商就表示,相比三年前,一家店铺的装修加卖场租金已高出五万余元。
$ }4 m8 g9 N2 z0 f% \4 @/ I+ Q( N
/ q/ q" v) Y. I& z2 o. K$ h此外,电商也被认为是造成家居卖场销售被分流的一大因素。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家居电商销售额490亿元,占到电商销售总额的4.5%。中国家具销售商联合会会长李俊明近日就对媒体表示,五年内,该行业的零售额至少有40%会在线上完成。
( n( G. j0 j: s6 `, c* F/ P) O0 p% u, R/ u0 T- d6 a
  e. ?7 V, c6 o- }( T  W5 O: d/ A2 y

4 R4 B  |6 _0 o. H5 Q3 K% D5、中小房地产企业:挤压式破产
$ Z( b  {% e/ V! A; g8 ~  V2 C4 M" @
中小房企“退房”事件正在愈演愈烈。调控“寒冬期”,广东顺德、湛江等地房企的破产申请被公之于众。去年以来,中恒集团转让广西房地产100%股权,浙江刚泰控股宣布资产重组转攻矿业。分析指出,房地产TOP10企业及TOP20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再度提升,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 z* F9 ]9 Y/ @9 G) ]& }! g
1 w2 Z0 ^6 q' q. L' `& ]" Y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预计,未来3年内至少有30%的内地房企被淘汰,企业总数将由目前约5万家减至3 .5万家。中小房企土地市场遇挤压、资金链不稳固成致命要害。而合作开发、以二手市场买地或收购股权等方式曲线拿地,成为房企维稳发展的“救命稻草”。' v6 F+ A1 i8 Q3 n5 B3 {. f- r

( p. L! f% t5 ]调控进入“寒冬”前,不少小房企进进出出,各种注册注销并未引起关注。直到2012年4月9日,开发规模过亿的杭州金星房产被爆向法院申请破产,一声惊雷震倒多米诺骨牌。
- k4 y6 D/ c; X2 ^( D( k8 y, \0 \7 Y; G# A
建设银行在2012年向全国38家分行下发的2012年房地产行业信贷调整文件中,规定“分支机构不得对小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时“开发贷占对公贷款比例超过15%的一级分行、各限购地级市所在地分行,应严格控制新增贷款投放,降低集中度”。这令中小房企处境雪上加霜。
0 A+ r5 I) X0 Z
: B3 B# g, ~0 A# s4 u& k) U* o8 U' l3 U4 t; m7 o6 u

0 w- N* e" P; C& k“从金融支持领域,中小房企根本就是金融系统在明哲保身或上级压力下的弃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房地产研究者薛炯文说。) X$ w4 w9 I% N5 V# \

: r, B) i- g/ j3 n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表示,现在一些企业的危机之果两三年前就已种下。在2009年左右房地产市场火爆之时,大量企业向房地产市场集聚,创造了房地产市场的“畸态繁荣”。无论主营业务是何种行业,只要成立个房地产公司,买块地、盖上房就不愁卖,就能赚钱。例如申请破产的杭州金星房地产,之前就是从事香精行业,到2008年才涉足房地产。8 I  f: M1 ]' _, d

! @8 W- ]: H& I" ~& c( t' j; w; V* c3 v- C6 ^
0 Y$ `3 Q9 _  p
6、航运业:央企中国远洋可以不破产 其它企业可以吗?
/ _) P) O" K3 a
; ~6 w3 M5 T1 n% B6 {中国远洋”老船长“魏家福正式离任中国远洋,把A股亏损王留给马泽华。
* q. I" v! T, E% \( a2 c. x- B. B1 P+ _
魏家福频频被称为"A股史上最大亏损上市央企的掌门人",旗下最重要的上市平台中国远洋被ST,并岌岌可危。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魏家福顶着三度"A股亏损王"的帽子,接受了众多媒体的狂轰滥炸。4 _* s: r/ |2 y
+ g3 J9 U1 @) j7 m5 r! ^2 N* F
作为央企,中国远洋可以不倒闭,因为有政府的补贴。但是航运业的其它企业或许没有这么幸运了。6 I9 M' }  [2 t. x

  n7 m9 [' i0 E) K& C0 a4 Q“当前航运业正经历着百年不遇的大萧条,中国航运业连续两年罕见地出现全行业严重亏损,航运业面临着行业性‘破产’的可能。”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彦明表示,应加快航运业振兴,解决运力过剩的问题。
; a$ v; |! P6 K& T4 S$ x) V3 m: B! ]
1 a3 ]& D. J: y7 m航运业持续低迷,航运企业经营“惨淡声一片”,尤以干散货航运市场为甚。在2008年航运业最“风光”之时,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曾一度达到11793点;而去年BDI平均值为920点,比2011年平均值1549点下跌40 .6%;与此同时,燃油及相关成本又居高不下。航运业亏损仍在加剧。& \7 [$ y; ^; [) S# `+ g

& b- |, ~* j5 Z7 x9 @
$ s+ k4 u% B3 L7 q: s. h; V6 k
3 O3 q! e  d+ i4 R+ a( y' Q4 h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A股13家航运板块上市公司发布的2012年业绩预报显示,其中5家上市公司面临亏损,长航凤凰、宁波海运、中海海盛等3家公司预亏13.9亿元。中国远洋也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称,继2011年巨亏104亿元之后,2012年仍将出现较大亏损,并发布退市风险警示。4 h' Q+ H1 q0 [0 k

" W! H) @9 K7 N: L4 h运力过剩是航运低迷的根本原因。高彦明表示,由于前几年航运市场的“泡沫繁荣”带来了“天量”的新造船,而大量的老龄船又没有及时退出市场,使得全球运力激增,超出正常需求30%左右,造成运力“灾难性过剩”。
9 [2 J0 B9 h& X! D; F3 b9 V
6 i& R1 L! q/ q- p, q航运业的出路还是解决运力过剩的问题,否则有可能发生航运业行业性“破产”的可能。
6 \" B& s4 W: t6 k! [3 w! J% k3 X4 z2 f# x
2 [, s' G( }. ]" B
7 C8 E+ l3 b. Q& Z2 J7 o
7、信托公司:坏孩子早晚会被管教) g8 c5 w  L% ]. K. @; K( J
7 K3 I7 J4 J$ J- e
吉林信托诈骗案,将信托行业偿付风险再度放到市场面前,用市场人士的话说就是“信托通过几年畸形发展,到了开始还债的时候了。”今年以来,从“青岛凯悦”到“三峡全通”再到“舒斯贝尔”,甚至包括目前事件走向尚不明确的*ST珠江信托融资展期遭拒一事,信托业风险一再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 H" J1 ?. K. `6 M# E5 E4 s$ V2 A% p1 @: P( ^; O
资产规模从3606亿元到8.72万亿元,信托业只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目前,我国信托资产规模已超过保险业,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金融业“老二”。但信托大跃进的背后,却是风险隐患的暴露以及竞争加剧的隐忧。; O+ d# g! @& C! \

. d  M1 b5 X4 r. l) Y- f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6月28日至12月31日,信托行业合计有1537只产品将到期,其中有582只信托产品是2011年发行的。集中兑付为信托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不排除会爆出信托兑付风险的案例。  A, _8 D' A$ l: r( _

# J5 P2 i8 H+ o1 o( Y6 K3 s舆论中,信托公司已经被当做”庞氏骗局“的典型。/ A5 F' k6 i( ^; w4 V1 K
! p- C3 e# }/ G  U5 l- C# G
3 e* T# [1 z! F/ ?/ i/ \: E% }

% t5 L% B5 \: O5 w" K! a. t历史上,信托公司曾经经历过一场清理。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信托有好几百家,后来经过清理整顿只剩了60多家。现在,信托业的风险积聚,“倒闭的风险很大”。经济学家谢国忠说。# Y* W! Q$ ~& s# F9 G/ D' W1 |

/ w. s- O' @. D尤其是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高度依赖“影子银行”发行的单一信托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此前,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央行不会允许银行类金融机构破产,但不排除有信托或证券公司,在流动性问题、资产质量恶化的情况下,出现资本金短缺以至清盘风险。
& t8 e# t: w3 G* {1 k) s3 A! e: E1 l' G
据悉,《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已经在银监会部门内部征求意见,具体什么时候出来暂无时间表。但毫无疑问的是,一旦条例出台,信托公司很可能又将首当其冲。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www.montrealchine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